梁牧也没应他话。他们当年从北峰登顶珠峰失败,时至今日,他也早同自己和解,觉得同一座山没必要冒险再登。二十岁有二十岁的执着,三十岁有三十岁的目标。他没王南鸥心里那么遗憾。可今天,想到未名峰在池羽心里的位置,他还是希望任务能成功。
无线电里面静默,随后,是谭佳宁说:“今天先休息,后天再看情况。”
为了防止误会,梁牧也重申:“明天不登顶。重复,明天不登顶啊。”
两天后,风暴暂缓,天终于放晴。当地夏尔巴向导这才说:“天气不错,可以爬了。滑降我不太懂,你们来定。”在喜马拉雅这样的高山上面玩儿登滑的人少,在北坡做这件事的人更少。
众人注视之下,池羽背着板子爬了旁边一个小坡,感受了一下雪况。而郭凡和李长洲在下面架着摄像机。
雪还算松软,降雪量非常合适。梁牧也看着他滑,也说:“对于这么陡的山来说,有点雪是好事。”
池羽滑到摄像机面前停住,没呲雪墙。
向导看向了王南鸥,王南鸥冲梁牧也抬下巴,而梁牧也则看向池羽。所有人都等他一句话。
慕峰的大本营在4350米,而北坡,为此次攀爬设置的高海拔营地比北坡大本营还更高一点,在5394米。适应性训练这些天以来,梁牧也觉得,池羽的一切都比以前更重了——他的呼吸,他的情绪,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决定。
“雪况不错,但是我想再等等,”池羽说,“新雪,刚下还不到24小时。我们等明天。”
滑降只有一次,拍摄也就只有一次。天气窗口还有整整一星期,他们有时间选择气候最好的一天。宁可错失机会,也不冒没必要的险。他等得起。
梁牧也点点头。他知道,哈希勒根是真的给池羽上了一课。没有白跌的跤,也没有白走的路。
“ok,那就明天。你去歇会儿,我和李老师拍点外景。”他接过来池羽的板子。他这次带了两块板子,他最喜欢的自由式完全对称的大山滑行板vitesse icarus,和“钢板一号”vitesse mothership,切割大山野雪的利器。吸取慕峰时候的教训,固定器他也带了两套。
梁牧也把vitesse icarus插在雪地里,正拉远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