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即使面临枯竭,也要牢牢把握求生的勇气。
那年夏天,我深受洛善的影响,没事就蹲在地上发呆。
其实,我只是想感觉洛善行为中的某种心情。
她常常独自一人在角落里安静而忙碌地做着自己的事,那种时候,她就好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任凭周遭再如何纷乱吵杂,也与她毫无干系。
那种深邃的缄默总能引发我无限的遐想。
我觉得我并不了解洛善,这让我有挫败感,她那细腻的,如水草般清澈飘逸的情操让我的童年充满了无邪的依赖,而她的内心深处是否也有着同样的渴望呢?这样的思考让我隐约洞察到,洛善永远都不可能像我这么无忧无虑的事实。
因为,她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看到自己的归宿了。
说到这里,相信你已大约看见了这故事初始时最优美的雏形了。
的确如此。
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样:
童年的洛善,是一朵悄悄绽放在城市里的,充满生命力的太阳花;
而沧吾,是一颗依偎在她枝丫边上的,毫不起眼的绿色豌豆;
此岸(4)
至于我,我是什么呢?
一只不断飞舞在他们中间,忙着采摘梦想的小蜜蜂么?
相遇(1)
4
洛善第一次结识沧吾,是一九七六年的三月。
那一年我和沧吾刚迈入十一岁,洛善才只有八岁。
那年冬天,因为周总理的去世而变得尤为苍白。
大人们沉浸在漫无边际的沉痛与哀悼中,终日神情恍惚。学校也因为失去了昔日的欢笑而显得异常冷清。
国旗黯垂,鲜花凋零,细雨绸缪。
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叫沧吾站起来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诗歌。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老师的眼睛。
等待着它们也同样一次又一次地抑制不住,声泪俱下。
沧吾开始念第一句时约莫下午两点钟的光景。
窗外的操场上,低年纪的小朋友正在上体育课。
“灵车经过十里长街
向西,向西……
敬爱的总理啊,
登庐山峰顶,看烟雨流云。
临北戴河滨,听大海潮汐。
日月不灭,苍穹不老。
山河不死,生命不已……”
念到这里,沧吾停顿了一下。
我微微侧目,发现他的嘴唇上,有一条冻僵了的鼻涕溜滑梯似地耷拉在上面。
沧吾念得好极了,充分地把这首诗的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