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00年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为例。他在他的著作中便提到过;作为一个医生;他不应该表现出冲动与性急;他应该看上去安静;温和;决不能脾气暴燥。这亦象一个教士的言行标准。”
“巧月;这个你在给我治疗时;都通通表现出来了!”心愿笑着对巧月道。
巧月也笑了笑;才继续道:”他还提出了给病人治病时;除了观察病人的病况;也要留意病人如何生活;有什么喜好;个性是怎样的。”
“就好象中医里面的”望闻问切”;对吗?”心愿认同着巧月的说法道。
“嗯。还有;他更提出了医生当在中午前探访病人;因为在早上;病人与医生都会在一个更平静的思想环境;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巧月继续说道。
“这位医生连病人与医生的思想状态也考虑得很周祥啊!”心愿赞叹着说道。
“最重要一点;就是远至他那个年代;他亦相信人的身体有自愈的潜力。他在他的著作里经常提到大自然就是医生;大自然会找出自己的方法。这个跟你提到的靠潜意识可进行自我治疗是不谋而合的!”巧月说道。
“巧月;可是你不觉得后来民间医术的发展好象没有那么重视这些东西吗?”心愿问着巧月道。
“可能就象你说的。随着人的力量大了;便开始忽略大自然的威力了。”巧月说道。
“那民间医术就从此背弃了大自然吗?”心愿问道。
“没有到这个地步。只是随着药物的发展;连病人也开始相信吃药是治愈的最有效的方法。”巧月说道。
“所以医术也变得愈来愈依赖药物吗?”心愿问道。
“药物只是工具;有用的时候当然要用。可是也有一些很著名的医生;选用了另外的工具。”巧月说道。
“什么工具呢?”心愿问道。
“在希波克拉底之后就希腊就出现了另外一个名医;叫阿斯克拉庇德斯。他认为开出的药方其实没有多大用处。他甚至不相信医药;只用节食;休息;运动;沐浴与按摩作为处方。”巧月说道。
“用这些工具还是可以想象的!我也觉得蛮合理的。”心愿说道。
“还有另一些更奇怪的工具呢!”巧月微笑着道。
“喔?还靠什么呢?”
“靠这个!”巧月说时指着心愿腕表上的指南针道。
“指南针?”
XXXX
本人是一位催眠导师;催眠师及作家。
本人一直在亚太地区教授催眠;同时专业处理各种身心个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