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圈儿,也想不出,这酒是用来做什么的。酒嘛,当然是用来喝的。关键是,谁喝呢?临近傍晚,董亦剑和小勤务兵一块儿回到了新房。小兵的手上拎着只食盒,打开来,是几样小菜,烧菜花,清炒空心菜,家常黄花鱼,红烧肉。最可喜的,还有两袋草包饭,无疑又是董亦剑掏了腰包,请炊事班做的。
董亦剑招呼秋千在桌边坐下,摆上一瓶西凤酒,说,今天关上门儿,咱们自己喝,我陪你喝个够,好不好?秋千笑,笑着笑着就不笑了。又愣了半天,才咂摸出滋味来:妈呀,我那哪儿是能喝呵,全是为了护你,替你喝呢。董亦剑听了,这才明白其中的误会,不由得哈哈大笑:都说二傻二傻。咱俩都排行老二,可不就是傻嘛。
酒,当然不喝了。这夜,才算是他俩真正的新婚之夜了。
2
在遥远的北方,只有在夏秋两季,才能看得到满眼的绿:青纱帐的绿,白杨树的绿。而在这个地方,是树都高,都绿,北方只能养作盆栽的植物,在这儿一律变成了树。到了眼下的深秋,也落叶,可并不像北方那样,落成光秃秃的模样刺向天空,永远也不会。一踏上这片土地,秋千就被这满树的花、满眼的绿惊呆了。就连那些光着脚丫挑着竹筐走在路上的女人,也叫她生出无限好奇。她们一律短衫,灯笼裤,赤脚,脚丫儿分得开开的,挽着发髻,鬓边多插有一朵硕大的大丽菊,当地人称作地瓜花。生长在北方的秋千,何曾见过这番景象?原来世界可以这样大,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模样。她没把皮袄带了来,真是明智之举。
《秋千女人》第三章(3)
在此之前,她特意绕道北京,作为她探亲之旅的第一站。她要去看祖国的心脏。正赶上那年的国庆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她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广场上的人们沸腾了,又跳又叫的。她只记得,自己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这个伟大的人,这个被全国人民像神一样崇敬着的人,她终于见到啦。这可真是个好兆头。和这个比起来,自己的那点儿遭遇又算什么哪?
重新踏上南下的旅途,因为有了新的力量,尽管路程迢迢,秋千还是如坐春风一般。想想自己这两年,为了一点家庭琐事,就放弃了进步大事,真是令人脸红呵。即将要见到的那个男人,听春草说,他十五岁就入了党,当了村里的青救会会长,十六岁就参军当排长了。自己不进步,可拿什么来配人家?
车至福州站,已是黄昏时分。好在秋千知晓春草家的地址,叫了一辆人力车,直奔西湖方向而去。师部和军营就坐落在那儿。
春草的家是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