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扛着镢头,和工人们一块儿上山打药,护林防火,不久就走遍了山山岭岭,角角落落。工人们见了他都亲,都说董书记没架子。媳妇们就守着他夸,夸苏大夫,夸他的一双好儿女;老工人就紧着往他的大烟斗里塞烟叶儿,然后找个背风的地方,美美地抽上一袋,拉拉家常话。
董亦剑这样做,立马让朱胜儒陷入了尴尬境地。朱胜儒熬过了两任场长,原本以为会顺理成章扶正了的。董亦剑一来,书记场长一肩挑,一下子断了他的路,原本就够气人的了。又这样深入基层埋头苦干,朱胜儒再想养尊处优一点,也难。虽说是雇农出身,过了这么多年,再要他去干雇农的活儿,他就亏大了。好在政治运动不断,有事儿没事儿,朱胜儒就以处理内务为由,看看文件,观观风向,打打算盘什么的。董亦剑并不以为意,始终敬重他如同老大哥。
秋千呢,一向没有心机,无论见了工人还是家属,都当作自家人看待,并不觉得自己有多高贵。她的衣裳本来就多,很快,周边的女人们,几乎都穿上了她的衣裳。她没想过这种事儿有多扎眼,只知道自己心是好心,事是好事。就连对赵小兰,虽说是地主家的小姐,可嫁的是根正苗红的贫雇农,人家那么热心帮忙找保姆,就像给她吃了个甜枣,她立马就拿人家当了知心朋友。很快,秋千的那些陈年旧事,都通过赵小兰的嘴巴,像春风一样在山野林间四处传播开来。工人们都知道了,原来这对好夫妻全不是原装货。
赵小兰也有理由生气。想当年自己花容月貌,年方二八,一对小脚缠裹得又周正又好看。原本养在深闺,是为了一朝攀一门高亲的。没曾想世道一变,自己一夜之间就成了落毛凤凰,只能与母鸡为伍了。看看身边的这个男人,蛇行鼠步的,干丝瓜一般,哪里能看出点男子汉气概呢?再看看秋千,说不定当年连饭也没得吃呢,还是个二手货色,倒有福气嫁了那等气宇轩昂的男人,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越想越不服气。不服气之余,赵小兰有时也偷着乐呵。没想到秋千是那样没有心机的一个人。知道赵小兰的经历后,不但陪着她掉泪,而且同命相怜一般,把过去的事情一股脑儿说与她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