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李伯朗只知道,秋千到底还是嫁了个军官,其他的一概不知。如今接到秋千的信,挨了秋千的骂,却想起了秋千的种种好处。听说秋千要来接海燕,来不及细想,就一口答应了。
毕竟离开关营子这么久了。秋千一下火车,就被王莲子接回了家,并没有立马去接海燕。王莲子的大儿子和海燕一个学校,读的是“戴帽子”的初二,海燕上小学五年级。问起海燕,王莲子的儿子说,前两年,只要一放学,就常看见海燕,左手扯着弟弟,身上背着妹妹,在街边玩儿。在大冷天里,海燕也穿得很单薄,冻得直打哆嗦。秋千和王莲子通腿儿坐在大炕上,心里恨得咬牙切齿的,把个李伯朗和关雎骂了上千遍儿。姊妹俩直拉了一宿的话,泪水干了又流,流了又干。
秋千攒了一腔子的火,原本是要找李伯朗算账的。可是一见了李伯朗的面,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她曾呆过的那个家,还是那盘大炕,只是早已物是人非了。王莲子陪着她。关雎没在家,想必是听到了信儿,提前躲出门去了。倒也避免了诸多尴尬。
李伯朗还不足四十岁,按说正是一个男人意气风发,最具成熟魅力的好时光,何况又是那样神气活现的一个男人。可是,眼前站着的这个李伯朗,那股神气劲儿,不知被谁缫丝一样的给抽了去,过早地显出了衰老之态。听王莲子讲,李伯朗和关雎成家后,过得并不舒展。李伯朗天天盼儿子,谁知有了儿子,却并不喜欢。那孩子从小到大,没少挨他的打,弄得儿子对他又怕又恨,避他如同老鼠避猫。只有关雎心里知晓是怎么一回事儿。关雎有口难言,便把一肚子冤屈发泄到海燕的身上。想当年与李伯朗的那一档子事儿,因为终究成了正果,一床锦被遮盖过去了,所以关雎的挂鞋挨斗,肯定是这小娘们儿就没闲着,时不时地就弄顶绿帽子,给李伯朗扣上。试想想,那滋味儿能好吗?
这会儿见了秋千,李伯朗的所有懊悔全写在脸上了。以前,秋千只觉得这男人可耻可恨,从没觉得他可悲。这一刻,秋千突然发现,这个叫李伯朗的男人,其实好可悲。说来也怪,秋千刚一觉得这男人可悲,这男人昔日所有的神气活现,就在一瞬间全不见了。那个帅气俊朗的李伯朗一下子死掉了,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李伯朗托人捎话,把海燕从学校叫了回来。秋千要来接她的消息,是李伯朗几天前告诉她的。从那天起,海燕天天扳着小手指头数日子,盼着妈妈快点儿来。现在,妈妈来了,就坐在她家的大炕上。可她却迟疑了,两只脚互相蹭来蹭去,上下打量着那个女人,眼神飘忽着,变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