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时候,还不是差一点儿连命都搭上?轮到你自个儿了,多大的事儿,就抹眼泪水,就当面叫人下不来台。带着一股子气,秋千回到海鸥的家里,一回去就接到了海燕的电话。秋千倒没想那么多,就像刚打算从高处下来,旁人就给竖了个梯子一样便当,秋千有了一个最好的理由,回集圩去。
坐在返回的长途车上,秋千的脑袋这才倒出空来,想一想几个小时以后的事情。她为什么要急于返回呢?不仅仅是因为生了海鸥的气,肯定还有别的原因,她此刻还没想明白的原因。听说孙拴柱在“文革”中也被打成了走资派,遭老鼻子罪了,肋骨先后被打断过三次。他的遭遇,令秋千想起了董亦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同情。毕竟是老同事了,要说当年他那些举动,如今想来也是情有可原,谁还不是打年轻时过来的?谁还没有个窝心上火的时候?
想了一路的董亦剑,那模样,那脾性,明知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秋千还是忍不住失望,对孙拴柱失望。女人就是怪异,又不是没见过孙拴柱,年轻的时候就不是帅气的人,如今老了老了,要真的老成了一朵花,那才叫“倒头鬼”呢。秋千的态度不冷不热的,孙拴柱是个聪明人,立马就有了感觉。他说,我这次来,就是来寻你的。你不收留我,难道还想让我回去不成?秋千不好硬撵,只好说,回去吧,路费我掏。孙拴柱说,不是路费的事,反正我不回去。你去上班,我在家帮你看门,做饭,干家务。你下班回来,我陪你说话唠嗑,你我都不会孤单了,有什么不好呵?
秋千不接碴,照样儿上班去了。孙拴柱说到做到,果然呆在家里涮锅、和面、包饺子,忙得团团转。到了晚上,秋千端了水杯,洗了苹果,就反锁了自己的卧室,把孙拴柱留在外屋里。孙拴柱心里窝火,却不敢发作。终究是好女经不起赖汉子磨,老百姓的话儿都是在讲的。日久天长了,一个老男人住在家里,能说得清吗?秋千自己说不清,亲戚邻居那儿也不好交代。秋千没辙了,反正那婚是早该离了的。离了,就是自由身了。就当是成全他孙拴柱好啦。
3
秋千跟孙拴柱的婚宴,是海燕两口子操持的。这时距离秋千从海鸥那儿回集圩,不过四个来月光景。海鸥得知秋千又要结婚,虽然心里直发毛,但还是为两位老人买了两条羊毛大围巾以为贺礼。但是海鸥说了,希望这是妈妈最后一次婚礼。
同样的话,海燕是在心里说的。说起来海燕最是可怜,她跟着秋千辗转来去,就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秋千经历的四个男人,她是最全面的见证人。作为女儿,她又怎能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