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捱则捱。实在挨不过了,才舍得去趟医院,或者就只有在家等死。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乡间,医院的大门向哪儿开,他们到死也说不清楚。秋千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送医下乡的。所到之处,乡人供若菩萨。秋千负责诊病开方,下针配药。一天做三顿饭,两个人的洗涮,包括去井台打水挑水,都成了秋千一个人的事儿。那么,孙拴柱做些什么呢?孙拴柱惟一的工作,就是举着艾条,在秋千下了针的地方,抖抖索索地灸疗。那些病人,都是些穷苦的乡下人。秋千开出的价,连当地卫生局都喊低了。何况对待孤寡老人们,秋千根本不忍心要钱。
孙拴柱可不管这些。他算是想明白了,爹亲娘亲不如钱亲。人到了老年,儿孙靠不住,老婆也靠不住。只要不想出家当和尚,能靠得住的,只有钱。秋千不是也常常唠叨吗?说什么“前老婆后汉子,过到死两半子”。说不准哪一天,这个女人就会撂下他,也未必就扔了,反正就那么撂着,冷着,他也没法子。人家现在要房有房,要钱有钱,要手艺有手艺,要名声有名声的,哪天突然想明白了,他孙拴柱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毕竟不是少年夫妻了,还有个情呀爱呀的想头。孙拴柱没得办法挣到钱,但他完全可以凭借秋千挣钱。秋千到乡下巡医,挣到的并不多的钱,孙拴柱坚持一半儿得归他。他对秋千说,如果没有他这保镖,打死秋千,她也不敢只身游走在穷乡僻壤的。
一个乡停顿上一个月四十天的,秋千就会转到另一个乡村去。秋千收拾好了行囊,走出临时租借的小屋或庭院,或者根本就是村部,外面,已经黑鸦鸦聚集了好多人。一见秋千出来,前面的老人带了头,半村的人就给秋千跪下了。好些年里,就是靠了这种精神的支撑,秋千才忍住自己的病痛,和对孙拴柱的不满,一天一天熬过来的。秋千知道,哪一天她真的倒下了,或者孙拴柱觉得她再也没有油水可榨了,想必他就会自动离去了。
4
鲁闽和王小结,两口子已经有好几年没登秋千的门了。上一次秋千要和赵守戟离婚,鲁闽还是从海燕那里得知的。秋千和赵守戟的婚姻,一直是搁在鲁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