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也变得越来越冷漠和实际;连婚姻也撕下含情脉脉的面纱。
而物质技术方面,在19世纪初,英国使者携带“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技术文明晋见,可惜当时使者按照英国道德思维只单膝下跪,拒绝五体投地,这挑战了四书五经养大的中央帝国皇帝的尊严,当然也不恩准使用他们送来的技术。当时拥有1亿人口的清朝确有傲人资本:GDP占全球的63%,而800W的英国,理所当然是个边陲绝地,番邦小国。再说大英帝国也实在文明:哦,你太客气了,站着不接,于是来个鸦片战争,让你跪在血里慢慢学,从此老先生变学生,到如今我们还在为这位皇帝的荒唐埋单。19世纪60年代清朝正忙于割地赔款,当然也无暇把握以电气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学生艰难地学着:洋务运动,民族资本家当然也有义和团“刀枪不入”的幽默,最终在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开始觉醒,后来又在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出“三国演义”的戏:共产党、国民党、日本。在国际共同抗击法西斯胜利后,深得人心的共产党很快把国民党赶到台湾,刚学习苏联老大哥取得一点点物质成就时,又幼稚地陷于祖国山河一片红的狂热,理所当然地拒绝了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虽然邓小平果断地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想迅速跟上时代,取得了一定贡献,但2004年中国人均GDP还只有1100美元,同期美国为34500美元,差比为1:30强。现实的差距使人烦躁,急功近利地引进外资,却又舍弃了第三次技术革命末浪代表的知识经济及其人才
但还是有人不甘心地挣扎着,坚持感情与创新。
大别山脉中有坐海拔1109米的小山,取名将军山,村子便使用这个为名。山里本来风景如画,但大炼钢铁年代稍大点的树木都砍伐一空;文革末期,物资更加贫乏,一位孕妇女收了娘家弟弟送来的鸡改善了伙食,但这在当时可犯了错误,要“资本主义尾巴”,于是被又红又专的红卫兵抓起来挂牌游+行,又因为夫君家是地主成分,当然避免不了五次三番这样那样的政治照顾。民不聊生的政治游戏和匮乏的物质文明最终送了份胎记的礼物给这位还未出世的小孩,取消了20年后他傍富婆的上岗证和竞选花圣的资格。
孩子的父亲对这个世道很绝望,觉得难得糊涂,便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呆哥——希望他以后能平安是福,稀里糊涂地活着就好了。
却说呆生下来不同于别的孩子,不哭,老是叹气,母亲断言这个孩子将来要受尽苦难;呆上面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奶奶给哥哥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