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姝在一起多处些日子。没事情做便学骑自行车,练习过程中看见了原来失之交臂的群在开代理店,里面收了很多的酒瓶。后来想起县城酒厂收酒瓶,于是便组织车运了进城,货款还是司机垫付的,但很快出了货。除去开支呆哥赚了第一笔90元钱。
这次成功让呆个兴奋不已,以为这样坚持做下去可以筹集到自己的学费,但接下去一次却因规格太杂稍微有点亏,那回收站里的人就告诉呆哥回收纸箱,这个也货源也比较集中也能做出点生意;但那司机也学会收酒瓶与包装纸箱,由于他本身有汽车比较方便,他参加竞争很快分去大量的货源。这样呆哥的很快就陷于被动,无法再坚持,一着急又想自己去广州挣点钱回来,但当时也置办了不少东西。
由于携带了行李,被客车司机索要了不少货票费,但好不容易到了武汉,去广州的钱却不够了;于是想先在武汉找份事情做,晚上睡在一个没人空店面里却被巡逻的联防对抓住:身份证——没有;东西那里来的——自己的;发票——没有;要命的是带了一根当时捆绑油布的尼龙绳——这是翻墙入院的证据。
但没直接的脏物证据,便把东西留下共产,留个光人半夜放了。
于是先上车回来买票,回到了县城借了钱支付了车票,再找个熟人一起回了家。这时候钱也没了,东西也没有了,学校也回不了,尤其痛苦的是这个破落户的样子没脸再见到姝。这个是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候。家里有本《三国演义》,拿出来读了好几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升级了呆兄的思维。甚至呆哥认为:如果想要做事业,要看三国长智慧。
学校里来信催,但没个借力点还是解不开这个局。
好不容易挨到过年,父亲回来了,看到外面现在都开始重视学历,还是决定还是要呆去读书。呆哥借新年拜年的机会,好歹后着脸皮去了姝家一趟,虽然遭遇了她母亲的指桑骂槐,总算见到她一面,这是唯一可以令呆哥安慰的,虽然殊生分了好多。开学的时候,呆哥父子也去了学校,但班主任先把问题踢给校长,问到校长时当然不拒绝利益,但又决定权踢回给班主任,最后她决定拒绝;因为她实在对我们千奇百怪思维的呆哥有点过敏了;学校是不希望有人挑战他们的权威,尤其是班主任不想,这时候呆哥才明白自己在学校里是多么恶劣形象,当然也有祝的功劳。
但其他同学转述了一句班主任的话:“呆有能力,但和我们不是一路。”
终于我们的呆哥结束了读书的生涯,有苦也有甜;后来对这么长时间的读书生涯没能搞出一个比较理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