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蕖薄H床恢吧硇谋静幌啻保?br />
世间万事,皆有此理。若做追随者,就永远不能亲尝法味。
爱上了真理,就要让真理在自己身上发出光热,这个时候那些道理才不是教条,成为生动活物。
爱上了人,就要真正和他过招磨合,做知己一样的伴侣,不做亦步亦趋的应声虫,传声筒。以为他的光,就足以照亮自己的人生,这是牺牲?还是偷懒?
佛陀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什么是自净其意啊?就是懂得道理以后,自己清净自己的意念。自己对自己负责。
试问,佛会为大众负责吗?你的善恶,佛负责吗?
木棉和橡树(3)
佛宣说真义,实践的人是每一个个体。想依赖他一辈子,那可能吗?
成就自己的人,不是师长,不是爱侣,不是别的什么人,只是自己。攀缘附会的想法,在真刀真枪的考验中,将被摧枯拉朽。
如果王子出现,水晶鞋也放在面前,你明知你不是那个灰姑娘,请不要削足适鞋,扮演他人。
请珍惜做木棉的身份,找到自己的橡树。
在给予爱的同时,也接受到爱。在成就他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唯如此,那给如春晓一样的我们带来悲欢的错误,才不会重复发生,而逼仄的青春,才有可能柳暗花明……
婚姻如同穿墙而过(1)
在我身边,很多人都不写诗。他们循规蹈矩,理解并掌握数理化的一切知识,他们面容憨厚,情感质朴,他们如果爱,就直接表达在贺年片上,如果喜欢,就赖在你家的客厅里不走。他们面对生活的每一道关口,虽然不出彩,但也不出意外,他们是这个社会里的大多数,平庸快活,随波逐流。
在这样的人群里,我去寻找多愁善感的同类,形同大海捞针。
我有那么多的悲伤和欢喜在窗外的叶片上闪亮,然而,我身边的这么多人,却都不写诗。
直到我遇见落落。
落落在我的生活中,是以一个口头漂泊者的形象出现的。
她说起兰州、沈阳和汉口,仿佛说起她的沧桑。
尽管那个时候,我们正值花季,但伪造沧桑已经成了生命的需要。兰州、沈阳和汉口,发生在她不记事的年龄,但她足以此来向固守一处的少年们讲述想象中的迁徙。
我听得入迷,感同身受,我也是迁徙过的人啊,从西南到华北,这其中的离愁我也尝得个中滋味。我喜欢她了。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
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