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士德的赌咒(2)
禁忌有其痛,也有其美。
痛如曹操败走华容道,一路狼狈,一路癫狂。每每大笑忘形,说诸葛孔明不过如此时,便有孔明的埋伏前来将之教训。
美如闭户先生孙敬,头悬梁,悬了多年,终学富五车。
我这样安慰着自己些许的憾意,却看到了阿姜查大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阿姜查是南传佛教的一位禅修者,他有自己的禅修中心,很多西方人都跟随他修习禅坐。他曾用优美安宁的文字,对修行生活做了非常精辟的描述。
在《宁静的森林水池》这本书里,当他提到关于幸福,关于悲伤的话题时,他说,修行的三个必须实践的要点是——感官的收摄,也就是说,小心不要耽溺、执著于感觉,再者是饮食及觉醒的节制。
是了。第一条就是不要耽溺执着于感觉。我原本的禁忌,不可耽溺于幸福,不能让幸福走光,这只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并没有了解到这是对无常的恐惧;而如果,生活中有悲剧上演,也不能耽溺其中。长久咀嚼悲伤和忧郁,也是对感官的放任啊。乐极生悲,悲极伤心。一旦执着,无常就会作威作福。
如果我们保持一种觉醒,时时刻刻懂得要抽离,要离幻,那么,无常只是匆匆过客。它永远不能霸占我们的心。
阿姜查告诉我们,当你开始禅坐时,对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你会在以前看似正常的心中,看到心理的失常;你也会看见以前所未见的危险,如此一来,会带来感官的收摄。你会变得很敏锐,就如同走入森林或莽丛里的人,会对毒兽、荆棘等等的危险特别警觉一样。对禅修者而言,危险是来自于外尘的,也就因此,感官收摄是必要的;事实上,它是最高的戒德。
当我们不把感官放任在外物上时,我们就不会失去对自己心性随时的觉照和清醒。这就好像念经的人,禅坐的人,眼神都要回到方寸间,那是为了避免随着外尘扶摇。心性修持出稳定来了,宠与辱就不再能挂怀了,悲与喜也就不再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了。
做自己的主,却是要这样千山万水地思虑和寻找,才慢慢能解除那个先天的赌咒。
这个时候,你终于可以对一直不能得逞的魔鬼梅非斯特说,请回吧!亲爱的梅非斯特!你也辛苦了!我已挣脱束缚,回归自由!不必再苦苦等候我大意的那一刻!因为,它将永不会到来!
三个人的恋爱(1)
中学的时候看琼瑶的小说,那些缠绵悱恻,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几乎都忘记了,唯一留下的印象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