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聂智群、孟辉叫到一起聚聚,而且每次都是她抢着买单,让我们三个大男人喟叹不已。
2003年秋天的某个傍晚我回了一趟磁器口,坐在嘉陵江边的吊脚楼里看着宝轮寺上空袅绕升起的千年香火,突然有种命运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那时候,夏小妍每次逃学和我们到王四婆子的茶楼里看川剧,她总是第一个打哈欠,怎么也看不出她有潜在的表演天赋。倒是孟辉有一回在后台上偷穿了蟒袍,头戴判官帽,脚蹬皂靴,佩着玉带,在那里嘻嘻哈哈地手舞足蹈,被一个川剧名角看到,觉得这崽儿猴精,想当场收他为徒。但孟辉的父母坚决不允,他们认为唱戏是下三滥的职业,没得出息。夏小妍那时就是个黄毛丫头,要胸没胸,要屁股没屁股,鼻梁还有点塌,我和孟辉还在背后恶毒地开过玩笑,以后要是没银子花了,就把夏小妍卖到妓院去,因为她不好看,鸨母随便给我们几文钱意思意思就行。可人家如今是影视红星,真要没了儿时伙伴那层情谊,我们只怕给她提鞋都不配。
回到家里思娅还没有睡,正在厨房里忙碌,她知道我每次很晚回来,一定是在外面喝酒应酬,所以总会给我熬一罐醒酒汤,这个方子是她特意从一位老中医那里讨来的:陈橘皮500克、檀香120克、人参60克……为了配齐药味,她跑了重庆大大小小几十家药铺。看着思娅不顾明天上班需要休息,还穿着肥大的睡衣在厨房里忍受着药香的煎熬,而我却在算计着怎么把她踹掉,突然就有点心疼,我从后面走过去轻轻揽住了她的腰肢,那里开始有了一圈赘肉。思娅挣脱我的手臂,面无表情地说:“浩然,你去洗澡吧,我先上床了。”
3
每个月一号都要开编前会,十几个编辑围着一张长条形的方桌轮流发言,为了自己的利益,大家彼此攻讦对方的选题,剑拔弩张风云暗涌,像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讨论伊拉克局势,但最后还是由美国老大说了算。陆坤明就是我们的老大。他是我们年轻一代期刊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编辑。我们这个期刊集团有三刊一报——《年轻一代》、《年轻潮》、《年轻文摘》和《年轻周报》,另外还经营着房地产、职业学院、餐饮等产业,《年轻一代》杂志则是集团的核心刊物,其他两刊和一报都是惨淡经营,每年上交给集团的利润加起来还不到我们杂志的一半,那三个老总都是从我们以前的主管机关调过来的背景很深的官僚,除了花天酒地和做官样文章,屁事不会,但都属于集团董事会的成员。
戴煌是我们集团的副董事长,但戴副总并不负责编辑部的稿件,他具体负责杂志的印刷、广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