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看看,夏小婉这么年轻,医术到底有多好。整个华夏,可不仅仅只有这么点中医。
再怎么,张家和中医协会总会拿出一些噱头了。
甚至,可能很多传承得比较完成的老中医的徒弟,也能吸引出来。
原本华夏都在扶持中医,这一回要是办得好,指不定国家都会花费很大的精力投到这边来。这也是华夏本土的东西,保护扶持还来不及。
中医交流赛是张家的人亲口告诉邱老的,具体的还没有出来。其实,不少老中医都得到了这么个消息,其实也是想让他们准备准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先推荐过来,好好准备充分。反正不急,再怎么,也得等到春天暖和了之后才开始这个交流赛。
张家在选时上,也是很有讲究的。
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当然,也是伤寒、温病等蛰伏了一个冬天后,开始活跃的时候。简单的来讲就是,人更容易生病的时候。
中医交流赛又不是为了难倒年轻一代的,当然还是从伤寒、温病开始着手。至于其他疑难杂症,也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治疗。
既然邱老这么说了,夏小婉也答应了,当然得好好比赛。
特别是,能去张家。
现在的张家在哪里?她至今都不知道,也不可能直接问张婉,张家到底在哪儿。人家张婉都还没透露身份呢,实在是太唐突了。
既然是交流,那肯定是有辩方和看病这两个部分了,至于有没有其他形式的,夏小婉也不太在意。原本,辩方就是最基础的,最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对各种药材的药性,汤剂的药性,以及各种病症症状的熟悉程度。
至于给患者看病,那就得凭真本事。
一山比一山高这个道理,夏小婉还是很清楚的,她也不会认为自己在年轻一辈中,就是第一了。哪怕这个时代的中医旁落,天才,从来不缺。努力刻苦的天才,仍然不缺。
既然如此,夏小婉看书复习的力度更加强了。
不过夏小婉也算平静,毕竟还有个患者呢。
把这个重病患者治疗好,是第一。中医交流比赛,是第二。教特招班中药知识,是第三。学西医反倒排在第四了。
夏小婉回寝室后,在面对赵宁和胡雪莉的威逼也只能苦笑。她的时间真的太少太少啦,真恨不得一个掰成两瓣儿使。周末的时候自然还得去老钱的诊所。
虽然老钱已经离开很久,这里就像是夏小婉的地盘。
张睿每个周末当然也要在这里学习,其实就是做学徒,除了学习,当然还得干杂活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