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猎奇法。产品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卖,广告却要到人少的地方去拍。比如,沙漠、南极、大西洋海底、非洲丛林,如果有实力也不妨去月球拍个热水器广告,一定轰动。
(9)非广告法。把广告拍得越不像广告越好。比如请某大牌主诗人坐在演播台前,一本正经地宣读:“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某某婴儿奶粉时下正成为风靡全国的新生代产品”——十亿人中有八亿会把这广告当成新闻联播。
(11)讨彩头法。法国有一位叫克里丝芬的女明星因为做了则“用某化妆品,给你带来好运”的广告而坐了一年牢,但在今日中国,你还不必有这样的担忧,尽可以在广告中做些“喝了某酒,好运当头”、“穿上某牌西装,出门无往不利”之类的承诺。
(12)天方夜谭法。喝了某种果奶,考试就得一百分;送出某种品牌的礼盒,就得到一个大项目;系上某品牌的领带,变了心的女友立马回心转意——反正广告本来就是“说不说由我,信不信由你”。
(13)稀有原料法。比如千年老龟做成的胶囊、天山雪莲制成的冲剂、海底神草酿成的美酒,反正听说过没见过的稀罕物,这回全让大家尝到了。再不济,还可以到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找一两种偏门的元素,说不定真的出奇制胜了。
(15)模仿法。电视广告最要紧的是,要有一句打动人心的主打广告词,但如果真的想不出也不要紧,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抄。比如去年出现一句“今年夏天喝什么”的广告词后,现在市场上,“今年中秋送什么”、“今年冬天买什么”、“今年夏天流行什么”的广告语已泛滥得让人硌牙了。
广告的窍门(2)
“据说,当今中国的聪明人中,有一半都去搞广告了。”吴先生对刚哥说,“我悟出的这些窍门恐怕还只是皮毛。你不是有几个搞出版的朋友吗?大家把这些窍门凑一凑,说不定能出一本畅销书了,书名就叫《如果没有广告,世界将会怎样》。”
最后一个广告高手(1)
有一天,艾克遛进吴先生的办公室。艾克是一位刚刚来到上海不久的法国青年,他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对吴先生说,“吴,你们中国人实在是太好客了。”
“艾克,你千万别这样说,我可没打算请你吃中餐。”
“吴,你领会错了。我的意思是,这些日子我天天看中国的电视,发现每天都在播出很多很多的送礼广告,这实在是太让人感动了。在法国,除非你想竞选总统,是从来不给人送礼的。”
吴先生心想,这洋小子果然是“狗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