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公司可以给你开一张讨债的委托书。”
吴先生因此到了百货商店,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还大旺批发公司的玩具钱,好让大旺还我们的袜子钱?”
“我们当然愿意还钱,可是欠我们钱的人更多。比如,有一家叫那海的贸易公司,他们买了我们三十张办公桌,至今没付一分钱。”
怀揣着第二张委托书,吴先生只好去找那海。他好不容易把那海的老总请出来吃饭,在酒足饭饱之后,他小心翼翼地提出:“你们能不能把百货公司的账结清了?”
“这关你什么事?”经理瞪大了红红的小眼睛。
“回为,如果你不还桌子的钱,百货商店就不还大旺批发公司的玩具钱,而大旺就有理由不还我的袜子钱。”
经理想了一下,大概是看在一顿饭的份上,他松了口子,“这样吧,有一家叫山人的建筑公司欠了我十万元的装饰材料款,我可以委托你去讨债,只要他们一付清,我马上就还百货商店的账。”
事态发展到了这里,吴先生已是别无选择了,第二天他坐在了山人建筑公司的办公室里。
听完了吴先生的述说,山人的老总很同情地看着他:“我们公司有一百个像你这样的人在全国各地跑,但他们一年讨回来的钱还不够我发给他们的旅差费。”
“难道一点都不能通融吗?”
“除非大地计算机公司付清他们的装潢费。”
吴先生到大地,情形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他又拿到了一张崭新的委托书。对方单位是一家叫信欣的广告公司,他们买了大地公司的计算机,至今没有给钱。
听说是讨债的,信欣总经理先是拒而不见。但是实在受不了吴先生三番五次的软磨硬泡,一周后总算见上了面。
吴先生耐心地从大旺批发公司讲起,到百货商店,再到海贸易公司,再到山人,再到大地,道理很明显:只要有一家率先还钱,其他的就都好办了。
“如果有钱,我们一天也不会拖欠的。但说实在的,我们也是受害者。”广告公司总经理把脚搁在桌子上,显得毫无诚意,他一边剔着牙齿,一边漫不经心地说,“有一家袜厂欠了我们两年的广告费,如果下个月再讨不到钱,我们只好宣布破产了。”
听到这里,吴先生突然有些明白过来了。他的身心顿时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他找了把椅子坐下来,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根香烟,慢悠悠地给自己点上,然后,把一叠委托书扔到刚才还很骄傲的总经理面前。
再然后,吴先生冷冷地问道:“欠你们钱的,是不是一家叫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