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俩的差遣?”
吴先生默然许久,说:“依兄弟之见,两位还是留守梁山比较好。”
“此话怎讲?”
“不瞒两位英雄。当今之世,适合两位的工作实在非常之难找,因此,与其下山去领救济金,不如在山上继续你们的传奇生涯。”
就在百多位兄弟都有了着落之后,大伙儿才蓦然发现,他们的大哥宋法居然还待业在家。说到宋公明,吴先生又满面春风起来:“恕我直言,宋大哥武不能上马冲锋,文不能提笔作诗,然而却有和稀泥、捣浆糊的大本事,在任何公司当一个董事长,都将是十分称职的。”
听罢吴先生此番高论,众多好汉无不点头称是。看来,像宋哥哥这样的人才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是最最适合当头儿的。
唐僧选才记
有一天,吴先生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来到了大唐盛世。
那正是大唐贞观年间,高僧玄奘将要西出取经。行前,在长安大雁塔下举行了一场空前的选才大会。
很快,本领高强的孙悟空、呆头呆脑的猪八戒、吃苦耐劳的沙和尚,便成为了入选之才。可是,唐僧总觉得不是最满意,在西行的班子里好像还应该有一个什么人。这时候,人群中走出一个风度翩翩的吴先生。
“你有什么特殊的本事,比如,你会一百零八变吗?”
“已经有孙猴子会一百零八变了,我就没必要也会了。”
“那你会什么,你会讲笑话吗?”
“插科打诨,取悦领导,小错不断,大错不犯,这是猪八戒的事。”
“那么是你的脚力特点好,适合走长途?”
“挑担背包,任劳任怨,这是沙和尚的特长,我也比不过他。”
“那我为什么要选你?”
“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做不了的,就是我能干的。”
“喔,请举一例。”
“比如,现在的三个徒儿都长得千奇百怪,你应该有一个气宇轩昂的部下。到了那些蛮荒之地,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天朝来的,果然不凡。”
“有点道理。”
“再比如,到西天取经肯定要路过很多地方,有很多妖精鬼神要对付。”
“这些嘛,我这三个徒儿个个本事高强……”
“但是,照他们的办法无非是莽莽撞撞地打将过去,一来消精耗神,二来弄得师父您叫苦连天。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打通一些关节,就可以过去了的。”
“这倒是的。”
“要去办这样的事,孙悟空太刁蛮,猪八戒太愚蠢,沙和尚太老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