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显眼处设立咨询点,并派专人答疑解惑,还免费奉送印刷精美的学校介绍;有的则举着接站牌,穿着写有各自学校名称的文化衫,挥舞着学校的招生简章、海报、横幅,站在出站口用热情洋溢的目光向内张望,等候着这些落榜生,等候着这些他们眼中的“抢手货”。就像一些心术不正的水产商人,期待着多来一些腐烂了的海货,好增加他们钱包的厚度。可惜这些落榜生做梦也不会想到,落榜也就罢了,还要被人当臭鱼买。
我想起一年前,初到北京站的我,或许那时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沦为其中的一员,还有文院长,同样难逃此劫难。
真是造孽呀!
记得有朋友迷惑地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花这么多钱,去读什么民办高校,还要参加难以通过的自考,公立大学毕业生一堆一堆的,都不好找工作,更何况所谓民办。花了几万块,浪费几年大好青春,图的什么?
我回答他,不图什么,他们除了去民办还能去哪里?您老人家,还有所有对民办学生指指点点的诸位,请你们告诉我,在中国当前所谓的“素质教育”体系下,那些无法适应,或者说压根不是学习这块料的学生们,复读无望,读大学无门,他们应该、能、可以去哪里?
请你给他们指条明路好吗?
如果没有,我请你少在一边嗦或者废话。
那些考上“正规”大学的学生,不管是怎么考上的吧,您的心情当然可以愉悦,没考上又不想复读的,或者复读了还是那德行的,出路之一就是找一家民办大学来试试。
试试,却是一辈子的赌注。鲁迅先生说,路是人走出来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是走这条路的人有多少在坚持,具体这条路如何,是否充满了荆棘险阻,是否有妖魔鬼怪,通与不通,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们。
他们是无头苍蝇,稍微感觉有条出路,便不顾一切地冲出去,哪里顾得所谓的前程,还有工作?他们是无暇或者说还没有意识顾及的,至少顾及不到找工作的问题。
全校师生总动员:招生内幕
Z大全民的招生活动,早在今年的六月中旬,就已经初具规模了。
还记得文院长说过,1995年、1996年是民办大学招生最好的日子,1998年达到顶峰。因为那时候,高中毕业生最多,各高校又没扩招,民办大学根本不用什么宣传,在屋里坐着等学生上门就行了。
可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普通高校扩招,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对民办高校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民办高校自身违规操作、改革力度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