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前,不大好意思的对他说:“那天小人都没有谢过恩公就匆匆离去,实在是见到母亲太过高兴。回到家,小人把事情向爹交待,爹直怪小人不懂礼节规矩,如此大恩,即便无以为报,敬杯水酒总是应该的。所以小人爹特命小人请恩公回家来,我全家要当面感谢您的大恩啊!”
少斌连忙要把他扶起,但他执意不从,少斌道:“我所作的是举手之劳,何足言谢?况且男儿膝下有黄金,怎能动辄行此大礼?”
薛牛道:“爹教我百善孝为先,做个顶天立地的好儿郎,首先不能辱没了忠孝二字!恩公成全我孝义,便是让我再世为人的父母了,如何跪不得?”
少斌奇道:“小哥原是读过书的,在下失敬。请恕我刚才失言。既然令尊诚心相邀,是我的荣幸,哪敢不从?小哥快快请起吧!”
薛牛大喜过望,站起身来道:“多谢恩公成全!不瞒恩公,小人并没有读过什么书,都是小人的爹自小训导的,爹他侍奉过大户人家,此番听说恩公来自京城,亲切的紧,只盼着能和您说话呢!”
少斌心道:原来如此,怪不得这样讲求礼数。在这淳朴村镇,有这么一户人家,虽然不太调和,但也十分有趣。反正无事,走走也好,兴许会有以外的发现也说不定。
于是,他稍做准备,便随薛牛启程赴往薛家村而去。
薛家村是小镇附近酿酒的村子之一,这里家家户户都守着祖传的酿造配方,一代一代精心的酿制出醇香诱人的味道。这种倾注了祖祖辈辈匠人心血与智慧的酒香宜人,已经化作缠缠绵绵又挥之不去的缱绻,深深的弥散在薛家村的空气中,成了村子刻骨铭心的标记。
薛牛的家只是村子中普普通通的酿酒户,靠着几亩薄田和酿酒的手艺过活,生活并不富裕。然而为了迎接少斌这位恩公,薛大叔还是竭尽所能拿出最好的吃食招待:新鲜的山野菜,嫩嫩的榆树芽,当然还少不了声名远播的薛家酒。薛大叔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京城来的贵客见惯了酒局排场,必然不会把鸡鸭鱼肉放在心上,只有这公子哥们于灯红酒绿中难得一见的农家淡饭才可显得自己独到的心思。虽然说是粗茶淡饭,薛大叔还是命老实的大儿媳妇将菜叶子精挑细选,水温火候恰到好处,力求菜饭柔滑细软完美无疵,因此也颇费了一番功夫。
少斌才知道薛大叔有两个儿子,只差一岁,长子薛虎十六了,这农村人家的孩子,当家的早因而显得比实际年龄看起来成熟些。薛虎勤恳踏实,一门心思扑在酿酒的工作上,是家中的顶梁柱。他去年娶了媳妇王氏,王氏也很贤惠孝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