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王铭亦出身将门,世代忠良,深受徐鼎信任。
但徐鼎不知道,在王铭当上副将的时候,一家老小性命就已经被赵王捏在了手上。
王铭明白自己躲不过,只得卖了徐鼎。
而让整个局势逆转的人,却是张济。
我原本以为张济投靠了赵王,因为良心不安,才为我和韩之孝传递消息。可我想错了。
张济是子烨的人。
从平朔城,到北戎王庭,再到石虎城,是张济一路将我的行踪报知子烨。
到了石虎城之后,眼见我和景璘被赵王软禁,张济感到形势不妙。也就是在这时,景珑派人向赵王传信,告知他子烨的首级不久就会送来石虎城。
这个消息,合乎约定的暗语。张济知道,子烨没有死,并且不日就会派援兵杀到。而他要做的,是在城中当内应。石虎城之中聚集了数千兵马,城防严密,张济无法独自完成此事。
再三思索之下,他决定去找韩之孝。
韩之孝知道徐鼎的脾性和为人,清楚他信不过自己,故而并未打徐鼎的主意。他让张济想办法,将景毓的军师祭酒曾昉找来。
曾昉的父亲曾佑,当年与韩之孝是同一年的进士,有些来往,故相互识得。韩之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将曾昉策反。
韩之孝唯恐密信被查获,不敢在里面写得太多。但他却让张济在城中散布流言,说子烨还活着,大军已经在路上。
第三百四十三章 雪霁(下)
韩之孝的本意,是用此举撬动城中的人心,好为里应外合做准备。却不料,这谣言,也让赵王生了疑。赵王早已知晓了徐鼎的兵变之计,认为这是徐鼎散布的谣言,于是决定率先发难,杀了徐鼎,继而要对景璘和我动手。
情势危急,虽然子烨还没到,但韩之孝当机立断,让曾昉与缬罗联手。双方聚集了五百人,在城中四处放火,放出攻城的谣言,用混乱拖延。幸好此时,子烨亲率兵马赶到,否则,连韩之孝也无法知晓接下来的事。
而这其中最意外的变数,却出自王铭。
我想的不错,选边站队,最害怕的事,就是站错队。
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