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偷偷和制作人爬上了食堂的屋顶,于是开始向往盖一间小房子,在屋顶上种满向日葵,我可以站在向日葵中演唱,我的舞台很高,听众可以在演出结束时一起爬上屋顶,大家在一起看星看月亮。
我喜欢我的新生活,新身份,新小说。
[关于小说]这本小说里的人就生活在你的周围。他们神经质、诚实、玲珑、笃定而美好。故事中的欢乐之城,就是理想中一个致极的状态,别去考究它的所在,我们只需将自己灵魂中一些隐隐作祟的情绪、欲望与动机进行一次剖析。就此产生了这家放映电影的名叫珍珠饭店的电影院。就像那部伟大的电影——《飞跃疯人院》,在这里,希望在绝望里萌生,寻找才是永恒的追求。
——“你去寻找什么?”我问马格丽特。
——“希望。”她的回答,也是我的自问自答。
《珍珠饭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问我自己。我无法总结它,我觉得它超现实、明媚、极端、分裂、冷酷、温暖、懵懂、青春、怀旧、质朴、华丽、美好、绝处逢生、荒谬、美仑美奂、拧巴……我觉得它new school、车库、trip hop、indie、dark wave、小清新、电子或者是爵士……我觉得它像一个穿披肩戴珍珠项链与耳环的女人;我觉得它像一个经济仓里熟睡的大商人;我觉得它像一个在酒吧里穿短裙子边扭动屁股边哭泣的红头发女孩儿;我觉得它像因为怕黑而躲在大衣柜里小声抽泣的儿时的自己;我觉得它是部很酷很酷的小说。
写作的过程持续了很久,之间我崩溃过几次,深夜,我被自己书写出来的内心深处的点滴作态吓哭了,爬上床抱住妈妈熟睡中温热的身体。我以为我要疯了,我那么绝望的认为。可是在颤抖之中,早晨的鸟鸣与晨曦让所有恐惧与梦魇都离我远去,我走下楼,取报纸,对邻居彬彬有礼,好似所有的崩溃都不曾存在过。真是神奇!
书里面人物名字杨佐罗、轻微、蕾丝边、艾成歌都是我好朋友的名字。我记得我和艾成歌,整夜整夜地说话,谈这本小说,细到一个措辞,大到记叙手法;我记得小四在我闭门写作的日子里,每日关照我的进度,在电话里体恤我的情绪,在崩溃时听我哭泣;我记得我把写“轻微”的那部分文字发给轻微看时,她的激动与紧张……
这些亲爱的朋友是我书的第一批读者。在若干个有些焦灼的午后或傍晚,是你们陪伴了我的寂寞,是你们关怀了我的内心,是你们的肯定才让我没有走到山穷水尽。我记得给你们的每一次拥抱,以及因为遥远而无法拥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