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想办法防止和遏制新的不安分因素破茧而出,可想而知,要付出多少的精力去面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对儿子成长中必然的疏忽。
不是他不愿管儿子,也不是他完全没有管儿子,当他发现那些细微的苗头时,也曾同儿子推心置腹地谈过 ,但听着儿子似乎真诚的应诺,加上历来对儿子的看好与信任,以及儿子的成绩并没有大幅度下降,严颂成的心一时也没有太在意。这也许是人性不可避免的弱点之一,察觉得出经济犯罪的苗头,却不能察觉到儿子显然若昭的变化。当他发现儿子变得不可救药时,严臻宇已经是蓝源县一中高一的学生了。
接到主管监察工作的女副局长汤玉玲的电话后,严颂成急匆匆从广东赶回来,当看到头部缠满绑带的严臻宇时,他的整个心哆嗦了。这个忠厚老实的人,这个从小挑夫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一生不知道吃过多少苦的人,这个不再渴望自己能当更大的官而一心望子成龙的人,看着眼前不堪的一幕,看着眼神冷漠仿佛陌生的儿子,脑海中不断浮现小时侯那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又不断浮现前几次指责儿子时,儿子那叛逆的眼神和不屑的顶撞。早该想到啊,为什么就想不到呢?严颂成默默的盯着严臻宇,怒火与于心不忍交织在一起,却终于还是什么也没说。
二
升入高一时,严臻宇分在重点班315班,当时的学校,着重的是升学率,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按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同一年级有区别地分成三种班次。严臻宇所在的高一便有一个精英班,三个重点班,六个普通班。
所谓精英,当然是货真价实在全县选中的名列前茅的尖子生,这个班级是学校的重中之重。所谓重点,那也是学校对成绩中上的可造之才寄予厚望并有别于普通学生专门设立的班级。当然普通班学校也并非放任不管,只是生源的选择方面略为放松一些,而且也并非说普通的就没什么希望。其实求学这档事,与个人的资质有关,与个人的理想有关,与个人的努力有关,与教学的质量有关,等等不一而足,种种方面难免有所制约,种种方面同样可以成为动力。有志者,事竟成;勤能补拙,笨鸟也先飞,而相反骄兵必败,兔子赛跑还输给乌龟呢!学校对这样区分班级也是有一定方针的,那就是“确保精英,抓好重点,提高普通”。
而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自然也受着学校这种思想的指导。关系风那时早已蔚然盛行,于是有钱或是有权的学生家长们便在划分还没有确定之前,紧锣密鼓的活动起来。当然,精英班是一个钉子一个眼,丁邦硬的,除了成绩拔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