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敏的气略平,今日上午本欲把炸弹扔进太阳报编辑室去,现在已经不想冒险。
车子在一间旧屋前停下。
“来,我们的朋友住在地库。”
两人都穿着球鞋,毫无困难走过泥地,敲一敲门,发觉并没有上锁,晓敏轻轻推开,扬声:“老伯、老伯。”
范里这才知道,住在这间大约五十年历史木屋内的,并不是顾晓敏的男朋友,而是一位老人家。
室内光绵幽暗,她们自木楼梯下去,都说外国居住环境好,也有例外,这里与晓阳那五房三厅五个半浴室的大宅不能比。
地下室有一股潮湿味道,后园一位华裔妇女探头过来说:“今日老伯精神略差。”
晓敏告诉范里说:“这位梁太大是老伯房东。”
这时有人用粤语应她们:“我在这里。”
人转出来、范里吓一跳。
手里提着茶壶的,是一个身量短小的老人,脸上及颈项皮肤一层一层的皱褶密密麻麻,依次序排列,似一种流行的布料纹路,他的眼睛、鼻子、咀巴,全在皱纹寿斑中生存,已经没有头发了,戴一顶绒线帽子,但是很明显,他的听觉尚可,说话亦还清楚,动作不算蹒跚。
范里肃然起敬,必恭必敬鞠躬,叫声老伯。
老伯细细打量,“你带了朋友来,坐呀。”
他转到里面去。
范里同晓敏说:“他至少有九十岁!”
晓敏答:“才不止。”
“一百岁?”范里充满讶异。
晓敏笑:“再添一点。”
范裹在她耳边说:“没有人可以那么长寿。”
“也许你我不够清心寡欲。”晓敏微笑。
“老伯倒底什么年纪?”
“本国建太平洋铁路的时候,他是童工。”
“不!”范里霍一声站起来,“不可能,那是十九世纪的事了。”
晓敏把她按在椅子上,“嘘,请你控制你自己。”
“怏告诉我他真实年龄。”范里睁着圆亮的双眼。
晓敏说:“他是历史的见证宝藏,他今年已有一百一十五岁。”
范里呆呆的看着晓敏。
晓敏说:“老伯记得很清楚,他父亲在清咸丰四年亦即是一八五四年出生,他是家中十名子女中最小的孩子。”
范里震惊,“那么,他是同治年间的人?”
“不,他在光绪元年即公元一八七四年出生。”
范里意外得不能出声。
“一点都不错,光绪皇与珍妃的故事他也许全知道。”晓敏轻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