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硬敷在她脸上,她醒了,把冰巾紫紧按在脸上,希望消肿。
胡小平看着她面孔,“你仿佛哭过的样子。”
欲哭无泪,“什么时候了?”
晚饭时候,一桌人都是胡小平谈得来的朋友,有些过来已经十六七八年,有些刚来探路,有些拿到护照正要回香港重整旗鼓,七嘴八舌,热闹非凡。
川菜香且辣,晓敏吃了很多。
她很知道小平的经济状况,趁空档溜到柜台付帐,领班小姐彬彬有礼地笑道:“顾小姐,已经付过了。”
晓敏大奇,谁还这么慷慨,今时今日银根甚紧,旧时最豪爽的人,此刻也要三思。
今晚可是三百元的帐呢。
正在怀疑,有人一掀帘子出来,“顾小姐。”
晓敏一抬眼,咦,那人是范里的表兄章先生,原来这正是他的川菜馆,今晚老板请客。
“章老板你太客气了。”晓敏是由衷的。
“什么的话,顾小姐大驾光临,小店无比荣幸。”
晓敏笑,“只怕我会常来呢。”
“欢迎欢迎。”
“谢谢你章老板。”这才想起,其实没有人正式介绍过他俩。“范里的好朋友我们都欢迎。”
“章老板来了有多久?”
“十年了。”
晓敏点点头,“朋友们在等我。”
“顾小姐请便。”
章老板的言行举止带点书卷气,不似饭店老板,但又有几个移民可以重操故业,谁知道他的前身是不是大学教授。
一桌十多人连胡小平在内,酒醉饭饱,站起来拍拍手便走,根本无人理会是谁付的帐,看,果然,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所不同的是饭绝对不能白吃。
也许晓阳说得对,胡小平这人是有点问题,他浸淫于私人的抱负中,生活细节却要人代劳,当他是朋友,偶而请请他,借沙发给他休息,都是小事,做伴侣却牵涉到数十年长期服务。
而且不能抱怨。
谁吃得消?
年纪非常轻的时候无所谓,穿一套粗布裤,背着水壶、照相机,跟他出发去参加活动,回来写报告至深夜,只觉好玩,过了廿一岁,倒不是走不动,脑榫开始生拢,有点怀疑该类活动的真正效用。
是,的确是宣泄情绪的好方法,但是否长远之计呢。
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见的,收入不足,何以为生,绝不能老依赖父母与姐姐。
晓敏调头情绪渐生。
胡小平却仍然好此不疲。
晓敏知道他俩已不再是平行线。
但她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