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迭:上哪儿弄这么多钱去?!商检局即使有也没法给呀!他琢磨片刻:要是减半还有可能。就心眼一动,说:
“太多了!钱少点儿,还有可能。您又不是不知道政府部门的毛病,商检局就是有那么多钱,也打不出来。我看这样,咱们一家一半,或者四六开,我们投4万,你们投6万,行不?如果您认为行,我很快向局长汇报。”
孔蜀略微想想,说:“好,小姬,你尽量多争取点儿;我呢,回去跟我们公司的商量商量。”…孔蜀将烟屁股在烟灰缸里捻灭,边说边站起来;心想:有一搭无一搭呗,“我还得赶回学院去,咱们电话联系吧。”
姬逸夫与孔蜀一边说一边往外走。姬逸夫将孔蜀一直送到外经贸委大门口,才握手道别。
冬季,12月中旬下午近5点,夕阳已吝啬地收回它的最后一抹光亮,街上开始暗下来,人们南来北往地疾行着,奔向各自的目的地。姬逸夫心境不平地望着孔蜀向南而去的身影,不一会就消失在茫茫暮霭里。
第二章 千洄百绕逸夫向往大世界 一波三折郭发运筹匈俄旅
那是92年12月的一天。
清晨7点30分,姬逸夫从体育馆跳完舞出来,浑身湿透了。他翻身骈腿上了自行车,朝河东办公室匆匆骑去。
车子一跑起来,飕飕的小风就令身子觉得的凉丝丝的了。走上春江大道后,路两边的小商小贩就多起来。而且越来越多——很多下岗工人和市民加进早、晚练摊的大军。沿途卖菜的,卖服装的,卖袜子的,卖小百货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姬逸夫很被眼前的景色蛊惑,不时地东张西望,又不得东躲西躲,车子就越来越慢了。突然间,姬逸夫发现了自己原来所在巨方市量具厂的王师傅,也站在摆着几双袜子和电池的一个地摊旁候卖。
姬逸夫忙下车打招呼,您也来卖东西呵?王师傅面带羞涩地说,这不都出来卖吗,工厂开不出工资;国家敞开门号召广开就业门路……咳,卖不动。都是卖的,没有买的……他们攀缘几句就匆匆分手了。
骑至丽阳桥头,因人多路窄,姬逸夫已然无法再骑,只好推着车子走。令他大吃一惊的是看到了局里的小马也夹在路边卖东西!姬逸夫说,咳!你干嘛也来起哄?小马笑道,钱不够花嘛!你没听前天郭局长在大会上讲?人人要“抓住机遇,以求发展”。咱这是响应政府改革开放号召,自寻第二职业,为国家解难。又笑道,姬经理,我是试试,咳,真不是滋味,还不挣钱……姬逸夫知道他在跟他们头头闹别扭——嫌不受重用——消极怠工,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