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到位,外方负责中方来匈人员和处办合资公司的有关手续。
最后是三方签字,银月的签字人是牛利,旅游饭店服务公司是郝局长,郭局长叫姬逸夫代表商检公司签了字。
牛利又让姬逸夫把协议翻译成英文,用打字机整齐地缮制成文,三方也签了字。
完后牛利一边观赏着漂亮的英文文本,一边唠叨道:“就你这一手,一个来钟头?连翻带打?要叫老孔?打死也不行啊!”
“咳咳,牛经理,口下留人,口下留人。我怎能和孔教授相提并论?人家的看家活儿是俄语,英语已是二手的事了。快打住吧!”姬逸夫知道他又掉到孔蜀得车沟里去了,就忙开导道。
“俄语?俄语就更不行喽!俺又不是没领教过?有一次俺在市场和个乌克兰人谈事,我的妈呀,简直笑死人!他是光张嘴拉长声,就是不出词儿,结果啥也谈不成……”
其实,很难免,文化革命期间上了一年的俄语,那时侯的大学,有甚么教学手段?何况如今他的主攻是国际贸易!现在牛利的问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有两件事叫牛利高兴,一是代表团的每天65美金付费,二是协议的签定。前者叫他除了应付代表团之外,还有赚头;后者除去在实质上推脱了和代表团的合作外,在形式上还使他有台阶可下,不失面子。所以,他喜在心头,笑在眉梢。
6月4日,一高兴,牛利叫孔老师叫来邝先生,亲自陪伴郭局长一行前往距布达佩斯北面40公里的威塞格拉德要塞去揽胜。
返回布达佩斯途中,还游览了著名的古镇山丹丹。
山丹丹位于布达佩斯北边25公里,坐北向南,背靠绿荫丘山,面向兰色的多瑙河河弯。镇内巷弄曲折,古香古色。条条里弄两侧,都布满店铺。店铺门面装饰的五颜六色,摆满各种工艺和土特产品。身着匈牙利民族服装的漂亮姑娘和小伙,礼貌地邀请游客光顾。
牛利带领大家沿着陡立的木版楼梯,走下一家著名、古老、传统的地下匈牙利餐馆,里面食客满座,暗现点点烛光,但幽雅恬静,近无声息。餐桌是粗笨的长条厚木头做的,上面铺着红色台布,周围墙壁用一定长度的中间劈开的树干装饰,带着树皮,显得原始而粗犷,树干做的墙上还挂了很多农家器具,以示气氛。牛利说,这儿的“狗拉屎”最香啦!原来匈牙利的国汤叫“古拉什”——土豆烧牛肉汤,但中国人图省事、好记,就把它简化成狗拉屎了。
待“古拉什”端上来,大家已然被它的香味馋得口含涎水了。
姬逸夫对古拉什已早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