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对于这样一种利民利国的运行模式的公司,应该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但是,又不能违反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政企分开的规定。
那么,市委、市政府在这个未来的集团公司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党中央提出,新世纪前十年中国必须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江州市能不能实现?
这是李劲松每天要思考的问题。
经过几天来的调查访问和反复看了李新民书记留下的那些日记本里面记载的关于江州市如何奔小康的论述,李劲松完全认同李新民的看法。
他深信:如果李新民没有殉职,江州市百万人民奔小康的目标一定能提前实现。
李新民,他作为一个主要领导,已经清楚地知道:在一个占80%农业人口的市域里,惟一能保证他们过上小康生活的条件是什么。
他在日记中写道:江州市工农业各条战线都要迅速地行动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
一、江州陶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要继续加大高科技投入力度,再上三条生产线,争取每年再创财税收入二千万元;
二、江州水泥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再引进三到四条最现代化的轮窑生产线,争取每年再增加财税收入三千万元;
三、江州三宝工艺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加大闯“三关”能力,吸引更多的成功人士办厂办企业,争取新增加盟企业二千家,实现每年再增财税收入,外汇收入一个亿人民币;
四、大力鼓励各方面的力量引进外资兴办各种企业,尤其是像张家镇那样,引进规模宏大的毛织制品企业,带动发展办厂,使江州市迅速地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毛织制品生产基地,扩大山区农民富裕劳动力十万人就业;
五、建设农业高新技术工业园,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创建地方特色产品,创建天然净菜生产基地,建立天然净菜驰名商标,增加出口创汇,建设好菜篮子工程。
六、工业各条战线发展上去后,要反哺农业,支持农业、养殖业、荔枝果业生产向高科技发展,推广农业轻型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养殖业、荔枝果业生产必须向节本、提质、低耕、高效、减负、简捷、无公害、生态平衡、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工厂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七、加大投入教育力度,三年内建成江州教育城,实现江州市十二年高中义务教育;
八、民政局要加快社会福利保险事业建设,确保农村农民老有所养;
九、加快建设科技城的步伐,务必争取全国各地的知名企业、厂家、特色产品企业,到科技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