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业生产发展来了一个重新估价,做出正确的决策:将所有的党员干部动员起来,每人实践一个项目,走完“一公里”,要物色和动员一部分富裕起来了的共产党的先进分子行动起来,成立各种各样的公司,大搞基地基础建设,各个镇都要开发建设工业园,农业园,树起一面面大旗,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投入经济建设,开发新项目。新创办的公司在用地,工商管理,税收等方面给予最优惠的政策,五年内免收各种费用,三年内全部免税,工商管理税务部门要大开绿灯,上门服务,农业、种养业特产税,属于地方财政收入部分要全部免征,以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江州投资做生意。
什么叫优化环境?他觉得在农业发展方面,政府首先要做的就应是这些,如果不是这样,外地客商又怎么敢来购进我们的特产?要知道,大凡客商都是坚持利润最大化为宗旨的,如果他们从江州市购进的特产回到当地亏本,他们还会来吗?把特产税免了,农业产品市场就活了,江州市政府富的是靠工业,工业上去了,要反哺农业,免了农业特产税,整个农产品市场的经济就鲜活了,何乐而不为?
李新民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同大家说了一遍,大家听了都非常赞同。
于是,同刘军市长等几位副书记、副市长交换了一下意见后,宣布了一项决定,在江州市,共产党员,干部,不管是谁,只要引进一个科技项目,办成一个基地,产生了效益,带动了一方百姓,搞活了一方经济,年创纯税利超百万元的都给予20万元重奖,政府都要给他披红挂彩,把他评为功臣。
这时;李新民在心里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这些话,不知道对自己告诫了千万次,惟独今天的心里才感到更踏实。
张德智听后,感受很深。真诚地说道:“你说的这个故事,想必就是那个流传于中南六省区中关于堂堂一个市委书记掏自己的腰包,拿3万元买一个点子的故事吧。”
“是呀!”李中深切地补充道:“旅行社的导游常对游客说的那个:一句话;说破创业大天机的故事就是它。”
“李新民这样做是有点荒唐。但它给江洲市带来的效益却是无法估测。其实这里面包含着的恐怕不仅仅是一个3万元买一个点子的问题;此举应是李新民借题发挥。激发干部礼贤下士,虚心求学,不断增强执政智慧,提高领导艺术之举。至于那个袁宝的创业史还是很值得借鉴的,只可惜袁宝发迹后;变坏了;买凶杀人;于2006年被判死刑执行了。”
“是啊!”李中这时也深有同感。无限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