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松这几年的确为江洲人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了大力;流了大汗;这是全市人民有目共睹的,只是未能把“教育城”建设起来。但这也不是他的错。因为这几年市委的重心是抓“三农”;发展农业经济;且也因为教育城建设资金庞大;市里也未能抽调到这么大一笔资金;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今天;我来这里与大家相聚一堂;就是代表李书记来向大家问计。”
李福权这一番令人心潮澎拜的话语;在人们的心中激起了阵阵波澜。大家的心里都是这样认为:此事不能全怪李劲松!
一位看上去很财大气粗的老板站起来高声说:“李局长;不用说了,单是李劲松书记那个‘一年建不成教育城就一撸到底革职为民’的誓言;就使我感激他一辈子!只要他对江洲人民有这个心;我们这些江洲儿女就永远忘不了他!至于资金不足这个问题嘛;好解决;不就是几个亿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要问计嘛,很简单;四个字:捐资助学。我们同乡会有10万个老板;一个人捐5000元就有5个亿;更何况还有家乡中那么多企业家?我捐100万元;如果有人捐款超过我的;我还可以再捐。我就不信;江洲人建不了‘教育城’!”
这位老板的说话尤如一颗重型炸弹;惊动了所有参加会议的人。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整个会场沸腾起来了。
又一个年轻的老板站起来说:“你老板大;能捐100万;不敢与你比。但我的身家只20万;我捐5万元;也算尽力了!”
“我捐30万元!”听声音;说这话的一定是个女的。
这时候李福权循声望去;发现提出捐款30万元的是个年轻女子。
李福权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再次让“笑佛”把大家安静下来。
一会儿;大家静下来后;李福权站起来高兴地说:“先生们,女士们!”建设‘教育城’,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城’效应,把江洲教育做大做强,是势在必行,大家如果能够这样鼎力支持;江洲教育城就一定能如期建成。为了能把这件工作做到圆满,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好吗?”
大家齐声回答:“好呀!”
李福权见说,忙道:建议同乡会成立民间兴教助学资金筹备委员会,配合市政府将来在教育城建立“建设江洲教育城功德榜”展开前期工作,负责收集捐款,让捐资助学者的名字和事迹彪炳千秋。”
大家听了一致赞成。
于是马上选举了以“笑佛”为首的50多个人组成的“江洲市珠三角同乡会兴教助学资金筹备委员会”。并马上展开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