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个钟头;参加这次同乡会会议的老板就认捐了1。2亿元人民币。
筹委会的老板们个个都拍着胸口说:10天内;他们争取在珠三角整个都市经济圈内的8个城市召开同乡会会议;发动会员捐资助学;实现珠三角整个同乡会捐资总额达到2。8亿元。
这时候;李福权和苏主席、杨副市长、谢昆志等同志的心儿都激烈地跳了起来。大家万万没有想到江洲市在珠三角创业的子弟有这么广阔的胸怀,高尚的品德。
大家更加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理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切权力归于人民。作为人民的公仆;如果能够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利为人民所谋;要人民干什么不可以?只要是为了人民的事业发展,就是要人民把心掏出来都不成问题。
这时候,李福权认为:什么“三步棋”;什么“一石射三鸟”?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直到此时;他才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了李劲松送给他的——江洲伟业;人心为上这八个字所饱含着的深深的意义。
李福权深深地体会到: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关心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是用计可以解决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是否增强了公仆意识。如果党的干部没有一点儿公仆之心,就算你有多强的智慧和诸葛亮的计策;也不能把工作做好。
这不!李福权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建设“教育城”捐款3。8亿元;加上市政府划拨的2亿元;全部解决了资金问题。这是什么?这就是公仆与人心较量的结果。
此举轰动了全省,全国各新闻媒体纷纷给予热烈的宣传、报道。
省委书记刘新风,省长周伟业,省委副书记李文华事先并没有估计到江洲市人民在建设“教育城”这个问题会表现出这样令人惊叹的情感,更不会想到李劲松会不动声色地导演出这样一台人心大快,人心大顺,众望所归的好戏来。同时也更进一步感受到了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强大号召力。
当李劲松告诉刘书记他们知道:这一切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李福权、谢昆志的策划和实施时,刘新风高兴地说:“这两个是难得的优秀人才,你李劲松必须把他俩交给省里。”也正是因为刘新风这句不经意的说话,竟引发了江洲市万人联名上书省委不能调走李福权、谢昆志的事情。
后来,刘新风在一次省委扩大会议上谈起了这件事时无限感慨说:“老百姓心里有一秆称,好干部必须得到群众认可,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够同他们那样,中国何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