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算:“这万历八岁登基……堡宗九岁登基……年龄差不多嘛,同样是国主幼冲即位,你怎么就没有让江山姓杨呢?”
杨士奇呵呵干笑。
能说什么呢,感觉你们好想要我全家的项上人头哦。
大家又说:“都说三杨辅政,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江山也确实姓杨嘛。”
说罢他们集体大笑了起来。
笑,都能笑。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没必要。
【张居正不敢、也不能放弃官职,离开朝堂,离开一言而决的首辅之位。】
“14岁的堡宗在干什么?”大家问。但是,没有人知道,这光幕也没有说过。
于是他们用微薄的未来历史知识深沉道:
“14岁的堡宗,离他的土木堡也不远了。”
“这样想想,摆宗确实离不开张居正,他走了以后,那叶向高在考场上监考的同时还要再处理政务,也确实太惨了。有给他加俸禄吗?肯定没有吧。”
朱元璋怒吼:“既然知道这摆宗如此差劲,为何不好好教他?!”
大家深沉叹气:“那三杨是不想教好堡宗吗?”
杨士奇:“?”
朱棣亦深沉叹气:“爹你是不想教好大侄儿吗?”
朱允炆:“?”
这时朱棣亦哭诉:“我是不想教好朱高炽和朱高煦吗?可怜天下父母心!拿这个东西为难摄宗是没有意义的!”
老朱竟哑了哑,他质问朱棣:“你怎么还替他说起情来了?”
朱棣心想:那可能是因为我们是嘉靖受害者同盟吧。
【1年前,万历4年正月的《被言乞修疏》,他就曾极为坦诚又悲壮的做过内心剖白。
盖臣之所处者,危地也;所理者,皇上之事也;所代者,皇上之言也。
代王行政,“即其近似而议之”,则事事作威,事事作福。
长此以往,虽圣上圣明,绝不疑心,也必然常负猜疑和诽谤,无宜臣节。
最后他在《谢恩疏》里用这样一句话向万历保证:“缘未舍砥名励行之小节,忽自忘忍耻成事之大忠。”】
解缙目瞪口呆:“一个敢说,一个敢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