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寄托于陈氏中能够找到佐证对方的“史料”才是假的证明,想要为此洗清自己身上的脏污。
事实证明,陈氏中的确有证据。
但.这个证据让曹氏和刘氏都不那么的满意,当然了,更加不满意的是刘氏的人。
“然,其虽为长子,却不得刘荆州之喜,其母早亡,故心情孤僻。”
“刘荆州亡故,任次子刘琮为荆州州牧,将其托于丞相。刘琦心中妒火而生,谋与刘备者夺荆州故地。”
前面的描写在尽力给曹操描绘一个“仁德”的形象,而后面则是用了些许“春秋笔法”。
“承泰四年冬,腊月三十,夜。”
“刘琮为人所骗,欲杀丞相。”
曹操也好、刘备也罢,那段历史中的所有人物好像都更加鲜活了。
这本“汉书”中的记载如下。
“承泰四年冬,安国王与刘表谋,乃为择明君之主。”
“是时,刘表去信于长安,暗中纵蔡氏大族去信琅琊。”
“承泰四年冬,腊月。二者皆至,于荆州宴。”
因为“史记汉书”的记载证明了曹操的确算是一个枭雄。
当时,陈氏家主听到众多世家家主找自己的原因的时候其实是哭笑不得的,陈氏已经不理世事许多年了,这群人当真是太闲了。
但因为他也十分好奇此事的缘故,于是便答应了前往“拙身楼”中寻找一下,看看是否有相关的证据。
拙身楼中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有一些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孤本,所以许多并没有电子化。
他们寻找了很长时间,终于寻找到了一本名为“汉书”的史书。
“备推辞荆州不言,欲令刘表长子即位,刘表欣然而愿。”
“然则表之妻蔡氏怒,其有子名“琮”,欲令琮即位之,因此与操谋。”
“承泰四年冬,腊月,刘表病逝。”
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刘氏的人十分兴奋,因为他们以为这本“汉书”与他们的“汉书”是一样的。
曹氏的人则是梗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