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地点出了天子以民为本的思想,最后以《荀子·王制》古训为纲,申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至理。
丞相、董允、费祎,乃至诸葛乔、霍弋两个小子,在看完卷首这一段文字后,便已经全部入了神,进入了状态。
丞相肃然落座,将简牍郑重置于几案中央。
董允、费祎趋前俯首,就连诸葛乔、霍弋这两个小子也屏息凝神,众人目光如炬。
朕此番来到冯翊,实地考察了华阴、临晋、重泉、万年等九县的情况。
自五月廿五至六月廿八,凡三十有三日,遍历九县二十一乡,详察黎庶耕作之艰、豪强兼并之状。
更录民生疾苦与势要跋扈相斡旋之态。
其间诡谲苛暴之事,实乃朕平生目所未睹、耳所未闻。
朕以为此等情势,非独冯翊九县之患,或乃关中、陇右、汉中、蜀中诸地通病。
豪右恣睢,黎庶困顿,州郡相蒙,积弊已深。
一卷简牍很快看完,丞相一丝不苟地将简牍放至一旁,又从赵广手中标号为贰的简牍接了过来,铺到了几案之上。
一卷看完,又看一卷。
大堂之中,烛火摇曳。
当诸葛乔与霍弋两个小子剪了三次烛芯,已是大半个时辰过去,几案上就堆了三十余卷简牍。
察黎庶之困有九…
一则缺农具,二则缺粮种,三则遭匪患,四则淫祠多,五则…
援黎庶以农具,粮种靖剿山寇,清除匪患修缮道途,理浚陂塘授黎庶以械,训黎庶以勇设民屯,聚民屯垦于农庄罢无名之征,禁苛捐杂税,毁淫祠,正风俗洋洋洒洒两万余言,都是大汉天子这一个多月来观察到的现象。
黎庶极度缺乏农具、粮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