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会无限放大,然后正义就会扭曲为邪恶。
对蔡京这种投机者,赵孝骞以前是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以前的赵孝骞不是皇帝,他的权力没那么大。
所以他需要的政治盟友首先立场要坚定,人品要靠得住,这样的盟友才值得信任,蔡京无疑是不合格的。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赵孝骞已是皇帝,那么他就要换一个角度看人看事了。
奸臣当然也能用,而且用得好的话,奸臣发挥的作用会比所谓的忠臣更大。
章惇算忠臣吗?或许也算吧。
但这位忠臣并没有给赵孝骞治国带来多少便利,反而因为章惇政治态度的左右摇摆,让有些事情变得更复杂,更麻烦。
赵孝骞要做的事,要推行的政策,仅仅只到宰相这一层级,就推行不下去了,我要这宰相有何用?
蔡京不一样,赵孝骞知道他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这个“不择手段”,自然也包括无条件地执行赵孝骞的每一道旨意,因为蔡京很清楚,是谁给了他权力,谁能一句话夺走他的权力。
如今的大宋朝堂上,正是赵孝骞推行落实新政的关键时期,天下政令必须要按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踏实地发展。
这个重要的时期,赵孝骞实在太需要一个对他言听计从的宰相了,而不是宰相带头跟他搞对抗,暗戳戳地阻碍他的计划。
章惇,显然已经不符合他的期望,到了该退下的时候了。
此刻站在眼前的蔡京,从务实的角度来说,确实比章惇更合适。
本就已经动了罢相念头的赵孝骞,看着蔡京一脸凝重认真地侃侃而谈,赵孝骞心中愈发确定,目前这个时期,蔡京当宰相更合适。
至于新政落实以后,蔡京这个宰相要不要留任,看蔡京自己的表现,如果他犯了奸臣的老毛病,私底下的小动作搞得太过分,那就换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