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
苏泽发现,通政使杨思忠,还真是一个会用人的上司。
张宣这个南洋通政署的主司,是翰林院译字官出身的进士。
翰林院译字官,和钦天监差不多,是一种世袭的职位,专门负责给四夷馆翻译外国文书。
翰林院译字官在永乐年间设立后,父子相传,都能掌握一门或者几门的外语,专门负责翻译翰林院内的外国文书,以及给外邦使者充当通译。
张宣的家族,就是一个翰林译字官家族,他祖祖辈辈都是在四夷馆翻译外邦书籍的。
张宣参加科举,考中了三甲进士,在观政后留在了通政司内。
所以张宣被派去南洋,还真是人尽其才。
张宣到了马尼拉后,果然发挥了他的语言才能。
吕宋这个地方,当地土人主要说他加禄语。
但是这个时候的他加禄语,还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并不是上层使用的语言。
马尼拉上层使用的文字和语言主要是两种。
一种是曾经向大明朝贡的“吕宋国”,实际上是马尼拉苏丹国使用过的阿拉伯语,另外一种则是东南移民带来的闽南语。
而这两种语言,恰好也是张宣都懂的。
也就是说,张宣可以不使用翻译,和马尼拉的上层直接沟通。
所以通政署建立后,张宣就不断和马尼拉的上层来往,很快就弄清楚了吕宋的情况。
“吕宋国”原本是吕宋岛上的一个地区国家,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经主动向大明朝贡。
但是这个国家因为内部继承战争,和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灭亡。
“吕宋国”的旧贵族,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