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元早打听过,知道宋妙是跟着一帮学生而来,接了挖河修渠的后勤伙食差事。
他并不怕学生们帮着上门找事,毕竟书生往往无用,自己找些由头,就能敷衍,况且众人接了官府差事,一旦上门,他还能控诉对方以势压逼。
寻常百姓怕官府,但像他这样的,生意做得大了,见识多了,同里头人物有所联结,不但不怕,某些时候,还很有信心可以拿捏。
闹大扯久,终究官府更要脸,自家过路行商,怕个屁。
但眼下这十余个健妇,虽不认识,见得她们一副对自己同那谢护打量不停的样子,又有外头许多人探头探脑,项元竟然有些心中发虚。
谁能管得住街头巷尾懒汉闲妇的嘴?
用的还是为滑州治水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拿五百贯只换一个人情,寻常人听来,哪里会想那么多,又如何能知道商人的苦楚,一旦自己拒绝,用脚趾头想,都能猜到后续会怎么被千夫所指,同行又将如何议论。
他定了定神,笑着上前,指着粮铺里间道:“一码还一码,借粮、买粮的,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解释清楚的——宋小娘子,你我进去里头细说。”
此时倒是轮到项元急着要“一码还一码”了!
宋妙笑了笑,道:“只要项爷应了,后头却不是归我管啦!您若是能帮着引荐,不独小女感激不尽,就是在场滑州百姓,另有州中许多人,俱都感激不尽——往后将要转由州衙跟进,我却没有那样大职权,更不能话事!”
说完,她笑吟吟看向谢护,问道:“若是谢员外有所不便,想来必定也方便推举一二同行,吃下项爷这个人情的罢?”
被宋妙这一问,几步开外,谢护的脸色更为难看,几乎是强挤出了一个笑来。
他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富商。
如果说项元只是过路和尚,闹得难看了,拔腿就能跑,他却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