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签订的订单合同,华奋强与人民商场玩具部经理沟通,要求他们一个月最多接受50套家具预定,他需要平衡其他商场的订货单,可人民商场经理不听他的,继续订货,反而要求他缩减其他商场的订货量,甚至建议奋强考虑今后只接受他们人民商场的独家订货,把其他商场的货品撤柜。奋强当然不能全听他们的,所以,现阶段扩大家具的生产量已成了他当务之急了。
没有杨秀芸的帮助,华奋强可说是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为了保证订货合同任务的完成,奋强又扩招了五个小组的工人来生产组合家具,如此一来,他工厂的工人已经达到了60多人。300多平方米的家具生产车间,展开生产后根本挤不下这么多人,他只得将他临时居住的那栋小屋改为车间,自己搬到郭刚家里去住了。那栋房子腾出来之后,可以安排两个组生产家具。随着这批扩招,他的组合家具一个月可以达到接近100套的生产量,加上捷克式家具的生产每月为20套,总共为120套。这样一下,奋强家具厂的生产规模在当时的cd市可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不过,让华奋强没有一开始意识到的问题随着扩张逐一出现,带来的了不少矛盾和困难。第一是几十号人的吃饭问题,原来他临时搭建在院外的简易食堂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了,幸好还有空地可以延伸,他找人扩建了食堂,增加了炊事员,解决了这个问题。
更为头疼的是,各个家具生产组是从不同渠道招收而来的,生产水平良莠不齐,各自为阵,往往为了抢得好的原材料,争得不可开交。此外,各生产小组为了竞争、赶工期,多挣钱,常常不节约用料,造成了原材料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每套家具生产所需的用料,奋强也只能大概估算,对造成的浪费他拿不出好的办法解决,只能暂时维持现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