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和狗,全都遭了殃,一直杀得徐州五个县的地界之内,见不到人烟,听不到鸡犬之声,上万人的尸体把泗水的河道都堵塞了——这是三国时期最为泯灭人性的罪恶行为!现今曹操又欠下马家这样一大笔血债,马超还能怎么办?只有想方设法去报仇!
马超决心要为亲人报仇,向曹操讨还血债。他的报仇是一首两部曲,其中第一部,是在凉州和汉中两地上演的。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
话说马超潼关战败,率领残部奔往西边的凉州,直到凉州的冀县才停了下来。他为何到这里就收住了脚步呢?
原因,是这一带恰好具备了有助于他实现报仇愿望的三个条件:第一点,在这里能够生存。要报仇,首先当然要保全自己。当时的凉州,主要地域在今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域范围很大,生存空间也就很大。第二点,凉州的首府就在冀县,即现今甘肃省天水市的附近。这里集中了凉州主要的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占领冀县,就能在凉州站稳脚跟,恢复元气。第三点,冀县一带,当时又是羌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上一节开头就讲过,马超的奶奶就出身羌族,所以他在这里也容易争取到当地武装力量的支持。
果不其然,马超一到陇山以西,羌族力量就来支持他,很快攻占了冀县城池,杀死凉州的军政长官刺史韦康,表面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轻率杀死韦康,造成了严重后患。韦康的一批老部下,暗中策划推翻马超。领头的人物,就是韦康原来的得力下属杨阜。不久,杨阜与表哥姜叙,在冀县南面起兵声讨马超。马超前去镇压,刚一出城,杨阜的同谋者就关闭城门,控制了全城。
腹背受敌的马超,奋战之后未能扭转形势。眼看在凉州立不住脚,他只好奔向东南方的汉中。这真是,自己还没有实现报仇的愿望,反倒被别人成功报了仇。茫茫天涯,他为何要奔往东南方的汉中呢?
原因,依然是他想实现报仇的愿望,而当时的汉中,恰好也具备有助于他实现愿望的两个条件:一是马超早就和汉中有关系;二是汉中也有力量帮助他。这汉中是益州最北面的一个郡,当时是张鲁割据的地盘。东汉末年,三代人传播原始道教,也就是五斗米道的张鲁,在汉中建立起最早的政教合一性政权,称雄一方将近三十年。马超当初在潼关战败,他的小舅子就投奔汉中,与张鲁搭上关系。正是因为这一点,后来马超在凉州进攻冀县,张鲁也派出大将杨昂前往助战。现今马超奔往汉中,就是想从张鲁手中借来一批兵马,重新打回凉州去翻本。那么他能够如愿以偿吗?
最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