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制空权,就不能给远航程的b-24d重型轰炸机护航,以便于对日本纵深目标甚至本土进行打击。
这就需要一款超远航程的战斗机护航了,而且新式战斗机要有足够的能力对抗如雷中天的零式或隼式战斗机。
经常卡壳的p-51战斗机,显然无法承担这个艰难的责任,虽然它的航程也确实不错。
额外的,北方军空军对p-51战斗机使用机枪火力也颇为不满,总觉得略微单薄了些。日本陆军装备的隼式1型战斗机只有两挺7.7毫米机枪,火力也并不是很凶狠,但是日本海军装备的零式21型战斗机除了两挺7.7毫米机枪之外,还装备有两门20毫米机炮。
相比之下,p-51战斗机瞬时火力线是多了,但是毁伤力却不及零式战斗机。
几经周折之后,缺乏美国人技术援助的兰州机器局,干脆根据飞行员的建议,全部拆除了北方军的p-51战斗机上的大口径机枪,换装两翼上的四门20毫米机炮。厄利空机炮的改进技术,兰州机器局倒是有的。
只是换上了厄利空20毫米ffl机炮后,机身严重超重了。毕竟北方军习惯了使用改进的一百三十五发弹鼓,而不是普通的六十发弹鼓。
日本人的零式战斗机也是采用普通的六十发弹鼓,经常陷入才几下子就缺弹的窘境,这会儿正在研究将自己研制的一百发弹鼓换上去。北方军新列装的战斗机,自然不能选择过少的六十发弹鼓了。
兰州机器局拿出来的最后方案,p-51战斗机上的所有轻重机枪都被拆掉了,只安装四门20毫米ffl机炮,这在普遍都有机枪的战斗机设计潮流中是一个无比大胆的尝试。无论如何,有好几百发子弹的机枪,总比区区一百多发的机炮战斗坚持战斗时间长得多呀。
英美两国空军的作战思想是短时间内向对方倾泻更多的弹药,因此在战斗机上安装上越来越多的机枪,从原来的四挺猛增到现在的八挺甚至更多。而德国和日本则选择了增加攻击的威力,不约而同地换上了20毫米机炮,但是依然保留少数机枪增强战斗持久力。
出人意料,北方军空军认可了这个改进方案,理由是真正的空战时间都是非常短暂的,打得凶狠远比打得持久更有效益。
无独有偶,北方军空军最后选择了采用四门20毫米机炮的p-51战斗机,而英国军方也采购了一款四门20毫米西斯潘诺机炮的改进版p-51战斗机。只不过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北方军的是准备打空战的,英国佬的却是纯粹为了加强对地攻击火力打装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