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很呐。”秦煜现在觉得还是周子青说的不够重,说什么只当朋友,就该张嘴和他说明白,这辈子没机会,赶紧死心吧。
国际青年人工智能竞赛,要比国内竞赛赛程要短,报名参加项目审核通过,会进入专家评委环节。专家评审,根据参赛评分规则进去决赛名单。
中间没有复赛。
初赛,参赛作品初审就要面临生死的关键。所以初赛审核通过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决赛准备时间。
评分标准是参赛作品设计创意占25%,参赛作品核心技术先进性占30%,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市场潜力占25%,参赛作品有效推广占20% 。
看到评分规则,周子青是有一点担忧的,核心技术先进性占比要比她预期的高5%,以为顶多25%。
如果这一项占比高了,就意味她要在其他三个方面加强赶上。
虽然国内目前技术水平比不上国外,可是最终要把学术研究成果变成实效性产品,还要有创意,还有能解决市场实际问题,这就把难度增加了。
想赢也不是没有可能。
忙碌的缝隙之间,周子青难免想到秦枫,希望他也能忙起来,把不愉快的事给忘了。
周子青成功报名之后,开始选定主题方向。
周子青选定几个大方面,拿到实验室去给徐梁知教授看,报名资料提交之后,她才知道上面写的指导老师名字是教授的。
几乎一下子,沉重的压力扑面而来。
顶着徐梁知教授亲自指导的学生身份去参赛,初赛审核都通过不了,可以提前毕业了。
周子青自己给自己的压力非常大,所以选题方面很谨慎。拿着选题大框架,以及自己的构思想法去找教授。
实验室的其他学生也不是摆设,自然看得到,听得见周子青和教授之间的讨论。听明白怎么回事后,背后窃窃私语声就大了。
回到寝室的时候,金嘉瑜就问了,“你和徐教授今天下午在实验室讨论什么呢,我听到选题,创意之类的,是不是要参加什么比赛?”
吴淑贤还在外面寝室晃悠没回来,朱玉晴只看了两人一眼,事不关己的,继续看自己的书。她专业课成绩不行,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子青专业课成绩已经超过同期的他们一大截。
即使专业课成绩优秀的金嘉瑜,也比不了。
很明显的,周子青已经走在他们所有人前面。
同个寝室三年,金嘉瑜心理现在怕是很不舒服。
徐梁知教授,朱玉晴听过他课,他严谨公证,知识庞杂丰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