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有什么比赛,他一定会选择最优秀的那一个。所以没选择金嘉瑜,就是证明她还不够优秀。
金嘉瑜怕是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心气高傲,怕是心理不认为自己比周子青差多少。
实际上周子青不回答,金嘉瑜也已经知道答案了,可看到周子青还是没忍住张嘴问了。实验室有同学好奇,问了教授一句。教授说周子青报名参加了国际青年竞赛。
这个竞赛名,金嘉瑜今天还是第一次听到,但是不妨碍实验室其他学生知道,稍稍科普了一下。光是这个竞赛报名门槛,就能难倒一堆学生。
几十个国家,合作高校就是三百多所。
在外国有些媒体报道过,光是能成功报名参加,都是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事情,更别说通过初赛审核,进入决赛。
听说光是评审专业都是各大院校,实验室的领头人,以及来自国际计算机人工智能协会的专家。虽然国内对这一块相关报道比较少,但是在国外,这可是水平相当高的竞赛,每年竞赛季,国际各大媒体杂志报刊都会争相报道,评比,同时国际上知名院校也在暗自较劲。
明面上都是学生参加,可只要看看成功报名论坛信息上写的指导老师名字,稍稍了解这一领域的人,都能叫得上名号。
说白了,还是各大名校之间的竞争。每年出自各大名校的学生进入决赛,也会对这所高校大肆赞扬和报道,这种荣誉那所高校会不愿意要呢。
实际上,周子青看似个人参加竞赛,指导老师却是徐梁知教授,对外面的人而言,那就是周子青一个人代表了辰光大学去参赛。
光是想到这一点,金嘉瑜就觉得呼吸困难。
可不管怎么抵触这个问题,现实就是如此,一向谈笑从容的金嘉瑜,这次也变得格外沉默。更气人的是,在上专业课,几门专业老师也对周子青提出援助之手,说要是有什么专业上问题,可以随时来咨询。
周子青参加国际竞赛,周子青代表辰光大学参赛的消息,就在人工智能院系里不胫而走。倒是没有什么反对声音,毕竟周子青的实力摆在那里,从大一入学开始,各门专业课的成绩都顶尖的。
为人勤奋认真,严谨实干,就大三同班级的学生也都觉得徐教授选人选的挺合适的。
徐教授对外并没有抬高周子青的意思,只说了,是去试试水。往年光是初审就要筛掉很多人,不一定能通过。
金嘉瑜以前玩的比较好的学姐学长现在都是大四,大多经常不在学校里。她和其他两个寝室关系,因为吴淑贤,也多是不热不冷,见面热脸打个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