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学懵了一会,随后内心激动,试探着问道:“老师您的意思是?希望我读研?”
导师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颔首,“我看过你这几年的成绩,是可以保研的。而且…”
说到这他卖了个关子,不说话,悠悠闲的吹起了茶沫子。
而且什么啊!
陈爱学都急死了,恨不得拿个筛子过来替老师把浮沫给滤掉。
老师到底是老师,对学生来说天然有一层威严,陈爱学再着急也不能拉着老师的胳膊催促,只能眼巴巴的望着。
导师欣赏完他的焦急后,才再度开口:“我在国外读书时结识了几个好友,有一位现在是米国建筑协会的副会长,也是b大建筑学院的老师。我试着帮你引荐引荐,看看能不能说服他帮你写一封推荐信。
有入写推荐信的话,你这边申请留学会更容易些。”
陈爱学吞了吞口水,“老师,您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
“你回去再把你这几年的作业都整理整理,我再拿去给白老瞧瞧,看看能不能打动他,让他也写一封推荐信。”
陈爱学觉得简直是天降馅饼,砸他头上了。
“好好,我这就回去找。”
“哎哟,着什么急啊,年轻人不要这么毛手毛脚的。”导师叫住他 ,问道:“你到底要不要读研啊?”
“读!”
陈爱学兴奋的跟林若云分享了这个好消息,林若云嫉妒得不行。
“你运气也太好了吧。”
虽然嘴上说运气好,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林若云加速了自己的论文进度,初稿写完,便拿去给导师看。
导师提了意见继续修改,但她始终觉得这篇论文差点什么味道。文字温吞得很,中规中矩,跟别的研究论文相比,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她带着自己的论文去找了徐老。
徐老带上老花镜,仔仔细细看了两三遍,最后指出问题,“你导师十几个谨慎人。”
能接受新事物,却又不敢完全接纳,对旧事物批判,但又留有余地,秉持中庸之道,两边都不得罪。
“这几个地方可以改改。你等一下,”徐老进书房,然后拿出几本国外的杂志,用笔标注了几篇,“这几篇文章你再看看,我觉得他们有些观点很不错,可以帮助你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你的论点。”
“你改好了在再拿给我看。”
“好的。”
林若云拿回去,彻夜通读,第二天又读了一遍,才明白徐老说的“站在更高层面看待问题”是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