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
所以马璘很高兴,看在这个功劳的份上,他决定再饶这个和尚一次。
毕竟他最终没有对自己出手刺杀。
今夜的将军府灯火辉煌,已是深夜,到处都是极为安静。
马璘站起身来,脸上现出一丝兴奋的笑意,深深吸了口寒冷的空气,心胸顿时为之一畅。
转过头来看着头发花白的僧人,马璘微微笑道:“和尚,你说的那位高人,是不是叫莲花生?”
空见抬头看着马璘,眼中现出惊异之色。
“看来我猜对了。”马璘笑了。
……
天竺高僧莲花生,一个改变了吐蕃历史的人物,对于高原上羌人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
在原本的历史之上,墀德祖赞(尺带珠丹)死后,赤松德赞即位为吐蕃赞普,不久之后有天竺僧人莲花生自尼泊尔入羌塘,到达逻些城之后深得墀德祖赞信任,也有说法说莲花生乃是赤松德赞派人去尼泊尔请来的。
这个莲花生乃是有大智慧的人物,他来到吐蕃之时吐蕃已经受到了佛教的一些影响,然而羌塘原有的苯教却依然是占据住主导地位,莲花生到了逻些之后,在赤松德赞的支持下弘扬佛法,很快吸引了众多的信徒。这些佛教徒与虔诚的苯教徒相互对立。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双方在逻些城内行走时都带着兵刃,一言不合就会拔刀相向。
信奉苯教的大臣很多,很多人都劝赤松德赞将莲花生赶回天竺,赤松德赞不听。后来两派教徒矛盾越来越激烈,为了平息矛盾。莲花生向赞普赤松德赞提议,要通过辩论来解决争端,确定佛教和苯教在吐蕃的地位问题,赤松德赞答应了。
苯教派出最强的几位上师应战,辩论的结果自然是莲花生大获全胜,佛教正式在吐蕃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苯教徒受到压制。后来莲花生广收门徒,又修建了桑耶寺,可以说没有莲花生。便没有后世的藏传佛教。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萎靡不振,大唐的宿敌吐蕃却抓住这个崛起的机会,攫取了大唐的大量土地,不单是攻取了安西四镇,把整个西域吞入囊中,且是重新夺回了河源之地,之后不断蚕食大唐疆土。势力甚至深入到了关中腹地,威逼长安。“河渭瓜沙眼看没”、“白草黄榆六十年”、“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都是这一时期的历史写照。
以当时吐蕃兵锋之盛,大唐王朝可以说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丢弃了整个西域和河西走廊,边界距离长安城不过五百余里,当真是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