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张义潮趁着论恐热叛乱之际收复瓜沙,乃是安史之乱后河西遗民的一大壮举,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然而毕竟是昙花一现。河西之地不久之后便又失去了,再次握在手里,已经是数百年之后。
以吐蕃之丁口实力,最终却未能灭掉大唐,反而是盛极而衰,在达到巅峰之后遽然而亡,比大唐之灭亡还早了数十年。这其中的原因,若是从根子上算起来,其实还是要归因到莲花生的头上。
因为正是因为这个人来到了吐蕃,才让吐蕃的宗教发生分裂,产生了佛教和苯教之间的争端。虽则赤松德赞极力支持莲花生,抬高佛教的地位,然而苯教毕竟是根深蒂固。因为这两大教派的争端,吐蕃内部亦是纷争不断,赞普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对于青塘等地渐渐就失去了控制。吐蕃没能最终灭掉大唐,教派之争便是极大的一个因素。
若是没有莲花生来到吐蕃这件事情,安史之乱之后铁板一块的吐蕃极有可能灭掉大唐,那样的话历史就会变得面目全非。野蛮的吐蕃人入主中原,对于汉家文明而言将会是彻底的灾难。
然而藏传佛教,毕竟是这个人开创的。自从藏传佛教在羌塘之上扎下根子之后,汉家文明便没有了笼罩羌塘之上的机会了。
莲花生把佛教带上羌塘,确立了佛教在羌塘上的地位,由于有着历代赞普的支持,所以逐渐取代了苯教的地位。后来苯教倒也曾经取代了赞普的支持,开始对佛教徒展开清算,结果却立马引发了内乱,导致了吐蕃帝国的最终灭亡。
吐蕃帝国灭亡之后,佛教在羌塘之上依旧是占据着统治地位,不过在和原始苯教的冲突之中,亦是融合了一些苯教的因素,因而变得独特起来,最终形成了后世的藏传佛教。僧侣由百姓供奉的制度,亦是从莲花生时期开始确立,一直影响到千年之后。便是马璘前世之时,这片土地上的民众们还是把大量的财富花费在供奉僧侣之上。
相比神秘、简单又有些嗜血的原始苯教,莲花生带来的佛教无疑是更为先进的一种宗教,亦可以说是一种文明,这种文明在羌塘之上生根发芽,发生变化之后,便笼罩了所有的羌人区域,即后世所谓的大藏区。从此之后,汉家文明的扩张便被挡在了高原之外。与后世的西域一样,后世的羌塘亦是一个较为麻烦的地方。
如今历史已经改变,墀德祖赞和赤松德赞都已经死了,羌塘的历史已经是发生了变化,汉家文明笼罩这片土地的机会已经来临,然而天竺高僧莲花生的脚步,却是准时的出现在了羌塘之上。
对于马璘而言,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