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边跑前跑后,丝毫不觉得累。杜秋蔓见他忙了一个上午,忍不住喊他过来喝口茶。
王大成擦了把汗,憨厚笑道:“小的不累,今天把粮食,炊具都准备好,后天就能去城南了。”
“那我累了,过来一起坐着,我有些话要问你。”
王大成忙不迭跑过去,顺势被杨明昭塞了一碗水过来,一仰头咕噜咕噜喝了下去,总算是歇了会。
杜秋蔓问:“两个月前,姚管事来这里为何独将你一户调走了?”
王大成苦笑:“庄上五户人家,旁的家里至少都有两个壮劳力,我家就我一个,我那大儿子今年也有十岁,虽然也能下地干活,但姚管事看不上。家里还有个小儿子小闺女,一个六岁一个四岁。若不是蒋叔这段日子给口饭吃,这一大家子真的过不下去。十年前我是从北边逃难来的这里,幸好得主家收留,租了田才活下去,如今大小姐大恩,小的无以为报,只期盼把大小姐吩咐的差事都办好!”
难怪姚管事选的王大成作为突破口,家里没劳力,又不是本地人,就算闹起来也无关痛痒。杜秋蔓看了看杨明昭,小正太坐的笔直,目光清澈,听到王大成的遭遇后微微蹙眉,显然动了恻隐之心。
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养好小正太,以免出现梦中书那样可怕的未来。如今小正太善良正直,杜秋蔓颇感欣慰。
杜秋蔓转成去了一趟王大成家里。这一家子如今住在田庄旁边的茅屋里。里屋的房间紧锁,但依稀能听到小孩子的声音。王大成的婆娘有些慌乱走来,见到杜秋蔓噗通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谢谢大小姐!谢谢大小姐!”
“你家孩子呢,也带出来吧。”杜秋蔓柔声道。
婆娘却有些迟疑,尴尬的捏着围裙,声音极小:“他们不懂规矩,怕,怕污了大小姐的眼……”
王大成也很局促,他口舌笨,不知要如何解释。
杜秋蔓正要再问,杨明昭冲她摇了摇头。杜秋蔓便没有坚持,说道:“后天一大早你们跟着蒋叔一起将粮食运到城南,我还请了清泉寺的两位大师一并帮忙,午时咱们便开始施粥,申时结束,一共连施三天。此次施粥乃是为了我娘积福,切忌不许有砂石掺杂在里面,若是让我发现了,严惩不贷。”
王大成和婆娘忙不迭的点头:“小的不敢,肯定按照大小姐的吩咐来。”
杜秋蔓说完事,又道:“到时候你们两个都去,一人一天二十文钱,若不想要钱,也可以去找蒋叔兑粮食。”
二人听完又磕了头。比起钱,庄户人家自然更想要粮食,而从蒋叔那里兑,比市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