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姐”江竹筠家乡的自流井一带,有一河叫清溪河,它从威远县西北缓缓流向东南,再在贡井地区与旭水河汇合后,即称为釜溪河。就在威远县与贡井交界处的观音滩,有一座三曲拱的大石桥,长约五十公尽,宽约五公尽,两边桥头各有一对生龙活虎的石狮子,更增添了大桥的威势。观音桥两岸,平畴活野,竹林蓊翳,垂柳指舒,景色佳丽。在观音桥紧靠威远县一边的向家岭上,在那层层高大繁茂的果树森之间,有一座建筑得壮阔美观的大院子。这,就是罗世文家的——罗家大院。1904年农历6月21日,罗世文就在这里出生。
罗世文家族早年由湖北迁来四川自流井。罗世文祖父罗声衢是自流井的一个盐业资本家,为自流井旧式盐业中的杰出人物。他在帝国主义经济侵入内地,引起封建经济分化破败的情况下,毅然吸收了西方先进蒸气机吸取盐水,并因陋就简,自力更生地发明了多种凿井和运盐工具以及分井火的方法,推动了自流井的盐生产,成为当时当地井盐革命的领导人。据说,罗声衢发明的盐井钻机,还被美国人引用去打石油,结果才有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而美国从此步入了20世纪的世界强国。
罗世文的父亲罗万隆,长期经营盐运,其前妻无子,娶了罗世文的母亲。过门不久,前妻生了儿子,罗世文的母亲就遭到虐待。生罗世文后,母亲因与丈夫不和,只身悲愤地和艰辛地领着年幼的罗世文生活。1907年,罗声衢生意亏损,又负官运局及票帮债务达数十万两,被抓入狱中作抵押,不久因忧愤过度,庾死狱中。从此,罗世文与母亲相依为命。幼时的罗世文就聪颖过人。入私塾读书后,更加刻苦勤学。他从小就手不释卷地纵览了古今中外的各种史籍、小说和诗文等。罗世文家族中有一些留学日本的长辈回到家乡,不但给家乡带来了不信神而信科学的民主思想,而且也给罗世文等小学生讲外语,讲自然科学,开拓了罗世文的眼界,为他打下了外语基础。
威远、自贡一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爱听老人讲故事的罗世文生前的革命传奇——
这得把时间推到1911年,四川人民为反抗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铁路建筑权,掀起了大规模的保铁路风潮。这年9月15日,威远县爱国鋕士、同盟会会员胡驭垓领导威远民军起义,杀死威远县县吏,宣布威远独立。随即,吴玉章与王天杰、龙鸣剑等人领导的荣县起义成功,同时也宣布了荣县独立。不久,义军从荣县、威远一带向自流井进攻。义军统领杨绍兰带兵驻扎在威远县观音滩一带,有的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