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无措,恼怒万分。罗世文在愤慨和激动之中,挥笔写下了三首绝句:
勒令淫威下,
爝光得永生。
燎原燃野火,
草木目春荣。
苛政猛于虎,
先行誓必争。
急风知劲草,
抱璞守忠贞。
落帽秋风易,
牺牲革命常,
前矛如海塔,
后启允鹰杨。
这三首诗,有力地表达了罗世文对反动军阀迫害的轻视和卑视,以及对革命真理传遍四方的坚定信念。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决定派肖楚女去广州,而罗世文恰好于本期在商业学校毕业,遂决定派他取道上海赴苏联留学。
1925年10月上旬的夜晚,年轻的罗世文在重庆南岸弹子石码头上船之后,依着船弦望着奔腾浩荡的长江,望着象蒙艟旦舰一般耸立在长江和嘉陵江汇流处的朝天码头,心里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在离渝前夕,他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成员。
经过八天的航行,轮船于下午抵达上海港。罗世文下船后,得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恽代英同志和已经在此工作的肖楚女同志的热情接待。三天后,罗世文同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等同志一道,向海参威前进,开始了他革命人生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意义的经历。
在苏联,罗世文同向警予及从另一条过来的刘伯坚、王仁达、李大章等同志编入中国班。从此,罗世文同志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东方大学在第三国际和苏联政府关怀下,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共产主义者学习革命理论和革命建设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他们选派了优秀教员,提供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各种图书、资料,生活上也给予较好的照顾。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罗世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手不释卷地学习马恩列斯的著作,潜心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及革命战略战术,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为其经验。尽管学校苏联专家、教师上课时都配有翻译,可以不学俄文,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马列主义的原著,学习十月革命的宝贵经验,他还是刻苦地学习俄语和德文。由于他在中学时即已通晓英语,再加上他天分高,记忆力强,又刻苦,所以罗世文的俄语、德语水平迅速提高,很快能阅读俄文和德文的原著了,这给他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插上了翅膀。
在罗世文留学苏联时,正值国内北伐大革命高潮时,许多留苏学生特别是共产党员们都陆续被调回祖国参加战斗。罗世文心急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