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赵德芳、双天官寇准在朝辅弼,庞太师才未能只手遮天!这一天仁宗上朝,忽闻边关延安府总兵王成送来奏章,仁宗让内侍呈上来,打开一看,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只见奏折上写道:「臣延安府总兵王成启奏万岁:今日西夏送来战表,兴兵十万,由二王子李元昊领兵,侵入边境,扬言要夺我大宋江山!为保社稷,臣率领本府将士英勇抗敌,只因寡不敌众,现已连输三阵,边关告急,祈求万岁速发救兵!」仁宗慌了神,急忙召八贤王近前,将奏折交给八贤王阅览。
八贤王阅毕,附耳与仁宗说了一番悄悄话,然后退在了一旁。
听罢八贤王之语,仁宗心中稍安,朗声道:「西夏李德明,不思我大宋扶植之恩德,悍然犯边,今边关告急,延安府总兵送来求救奏章,不知哪位爱卿肯领兵挂帅,前往边关,抗击敌寇,扬我大宋国威?」清亮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然而片刻过后,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作答。
仁宗微愠,高声道:「难道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肯为朕分忧,领兵前去抗击西夏么?」满朝文武闻言面面相觑,但却无一人敢上前领命,只是噤若寒蝉,将目光投向立于首位的庞太师。
仁宗见状,也无可奈何,只得哀叹。
正在这时,双天官宰相寇准却出列道:「启奏陛下,臣保举一人,可退西夏敌寇!」仁宗大喜道:「爱卿推荐何人,速速道来!」寇准看了一眼八贤王,见他微微点头,于是朗声道:「前三关大元帅杨延昭之子,忠勇侯杨宗保智勇足备,忠君爱国,可当此任!」仁宗恍然大悟道:「爱卿所言甚是,若不是爱卿提及,朕差点忘了此事,那就依爱卿所奏,宣杨宗保入朝!」寇准还未谢恩,庞太师忽然出列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仁宗道:「太师有何疑虑?」庞太师道:「前年,大元帅杨延昭部将孟良焦赞贪功冒进,致使损兵折将,身死异国,杨延昭忧郁成疾,一病不起,不久后病故,陛下念及杨延昭旧日功劳,非但没有追究责任,反而开恩加封杨延昭之独子杨宗保,命其随天波府众人前往火塘寨为杨延昭守孝,三年之内有事无事,不予调遣。
今守孝期未满,即宣调杨宗保回朝,臣唯恐不妥。
再者,我大宋良将众多,何必偏让杨宗保挂帅出征,臣微末之见,有无道理,还望陛下三思!」仁宗知庞太师素与天波府杨家不和,看在庞贵妃的面上,本想附和庞太师之言,但又想起边关吃紧,满朝文武无一人敢挂帅应敌之事,于是皱了皱眉道:「太师既然如此有信心,想必心中已有挂帅出征的人选,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