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还说什幺姓名受之父母,焉能擅改。
那个印度叔叔名叫拉贾,年龄也不大,和齐博士截然相反。
他是印度理工学院的本科,没有任何学术功底,实验做得一团糟,一个博士读了七年,最后还是借用齐博士的一些数据,才勉强通过了答辩。
要是中国学生这个样子,早就被老板开除了,可老印自有老印的能耐。
这个拉贾,口才好,擅长钻营,马屁拍得令人叫绝。
艾琳的导师喜欢牛扒,拉贾,一位虔诚的印度教徒,竟然每周末陪老板去牛扒店,品尝那血淋淋神圣的牛肉,几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有时候,命运真是捉摸人,两位怪叔叔,最终都和艾琳的事业和生活发生了交集:毕业那年,老齐成了艾琳的丈夫,而拉贾,现在就在艾琳身后的卫生间里,正做着亲密接触前的清洁准备。
哗哗的流水声戛然而止。
艾琳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
(二)拉贾跨出浴池,站在白色的脚垫上,手持一块大浴巾,仔细地擦拭着身上的水珠,从头一直到脚。
胯间的阳具,硬硬地挺着;体内的心脏,嘭嘭地跳着。
拉贾生在孟买的郊区,家里是三等种姓,不算太殷实但还能供他上学。
应该说,印度理工学院的本科教育是成功的,至少在照本宣科和考试方面。
拉贾毕业之后,按照家里的安排,娶了一位远房表妹。
远房表妹家在果阿邦,也是三等种姓,可富裕得多,光嫁妆就运了整整三辆小车。
虽然拉贾并不喜欢这位表妹,但他很喜欢表妹家的财富。
新婚过后,靠着妻子娘家的财力,拉贾来到了美国继续学业。
到这里为止,拉贾的人生轨迹,和成千上万的其他留学生没什幺两样,再往后,拉贾的特殊之处就慢慢显示出来了。
印度人重视教育的程度不亚于中国人,一般而言,印度学生喜欢医学,电脑编程,还有企业管理。
拉贾对生物化学没有兴趣,对任何其它热门专业也不感冒。
他很想做人上人,但又不愿意吃苦费力,总是希望走捷径。
虽然投机钻营是印度文化的精髓,但很少有人像拉贾这样,对本民族文化如此痴迷和执着。
世界上很少有真正的捷径,拉贾走得很累,一来他确实不适合做科研,二来他表妹的生育能力极强,接二连三地生娃,也牵扯了他许多精力。
拉贾的博士论文拖了一年又一年,最后没办法,只好去求老齐。
老齐是个好人,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