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别人的可怜相,虽然他自己也很可怜。
老齐给了拉贾一些数据,又帮他做了一些。
老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发拉贾毕业走人,时间上和艾琳是前后脚。
按说拉贾和老齐艾琳夫妇应该关系很好,可事实恰恰相反。
这怨不得拉贾,始作俑者是老齐。
答辩之后,拉贾邀请老齐夫妇周末到家里吃饭。
这邀请是真诚的,老齐当场就答应了。
等老齐回家和艾琳一说,麻烦来了。
艾琳恰好怀孕三个月,正在害口,听说是印度饭,连连摇头。
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艾琳不喜欢印度人,也不喜欢与印度有关的东西,包括饮食和饮食的方式。
老齐犯了难,他觉得这样做很伤人面子,可又不愿意难为小妻子。
老齐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他没有马上通知人家有变故,请人家原谅,不要再麻烦了,而是磨磨蹭蹭挨到周五的下午,才吞吞吐吐地告诉拉贾。
第二,他竟然没有随便编一个理由,而是实话实说,说艾琳一闻咖喱味儿就恶心想吐。
拉贾生气了,他认为老齐和艾琳是故意羞辱他和他的文化。
就这样,好事变成了坏事。
拉贾和老齐夫妇结了冤,而且,这冤越结越深。
艾琳和拉贾都是零一年秋答辩的,因为炭疽菌的事情,艾琳年底就找到了工作,也就是现在这家生化公司。
当时公司用人心切,居然没有在意艾琳的大肚子。
拉贾就没有那幺顺利了,按照答辩委员会的要求,他呆在学校里,又花了三个多月修改论文。
过了年,他猜想艾琳公司可能还需要人,就请艾琳帮忙在内部投简历,这样希望会大得多。
艾琳理所当然地回绝了,因为她看不起印度人,不仅不能做事,还特别喜欢抢功,放在哪里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后来,拉贾凭嘴皮子和漂亮的简历,混进了圣地亚哥一家草创的小制药公司。
印度人擅长动嘴皮和编简历,在世界上是无以伦比的,中国的悻悻学子们绝对自叹不如。
又过了两年,圣地亚哥那家小公司,被艾琳这家大公司连人带药收购了。
那时候,老齐在艾琳的帮助下也进了公司,就在妻子手下做研发。
拉贾,老齐,还有艾琳,又成了同事,真是世事难料。
更让人嘘唏的是,随着美国经济的日益空心化和泡沫化,企业的盈利不再取决于科学和技术,而是更多地依靠股市投机,行业拆分并购,以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52页